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异世代看经典/快乐颂篇
我们的《快乐颂》 我们的PASSION 四年级的彭广林vs.七年级的郑淳仁
贝多芬的《快乐颂》,是普世大众都知道的经典旋律,今年也刚好是《快乐颂》作词者、德国文学家席勒逝世两百周年的纪念年。而对於小提琴家、爱乐电台节目主持人彭广林,与从小学音乐、建中三年级应届毕业生郑淳仁来说,这首人人能哼唱的旋律又有什么意义?
同样出身光仁音乐班的彭广林、郑淳仁,一个「四年级」一个「七年级」,六年前便有过第一次接触。当年小学六年级的郑淳仁,在光仁四十周年音乐会上担任学生副首席,「坐我旁边那个高大亲切的校友首席,就是彭广林老师!」为了与心中偶像再聚首,郑淳仁把两周后的大学联考暂抛一旁,熬夜K书的眼睛再红肿,也要戴上隐形眼镜,细心打扮发型衣著,要给久违的彭老师一个好印象。
「原来当年坐我旁边的小胖子就是你!今天造型很有猫王的味道喔!」健谈直爽的彭广林一看到与自己女儿年纪相近的光仁小学弟,直开玩笑说要介绍两人认识。在学长兼偶像的妙语如珠引导下,正襟危坐的郑淳仁渐渐放开紧绷的神经,畅所欲言不同世代对於自我、对音乐、对未来所追求的「passion」(热情);两人话匣子一开,跑遍了两厅院图书馆、影音间仍不过瘾,干脆共赴晚餐聊个痛快!六小时的对谈,从席勒与贝多芬的《快乐颂》开始……。
《PAR表演艺术》 第151期 / 2005年07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