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Review
导演的《原野》,模糊的曹禺
因为导演的形象过於高大,处处见其著力痕迹,相形之下,剧作家曹禺的面貌就显得模糊、淡化了许多。从原剧八万多字删节成本剧的三万多字时,实实地考验著导演对於剧旨精神的把握、人物厚度的拿捏及时空的处理能力。原有阅读剧本时对情节发展及人物角色的感动,在看戏时,却寻它不得,原来它已被对导演艺术手法的惊叹所取代。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原野》
11/20~22 台北新舞台
《PAR表演艺术》 第205期 / 2010年01月号
因为导演的形象过於高大,处处见其著力痕迹,相形之下,剧作家曹禺的面貌就显得模糊、淡化了许多。从原剧八万多字删节成本剧的三万多字时,实实地考验著导演对於剧旨精神的把握、人物厚度的拿捏及时空的处理能力。原有阅读剧本时对情节发展及人物角色的感动,在看戏时,却寻它不得,原来它已被对导演艺术手法的惊叹所取代。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原野》
11/20~22 台北新舞台
《PAR表演艺术》 第205期 / 2010年0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