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 演出评论/音乐
不同的诠释,不变的救赎 观歌剧《漂泊的荷兰人》
台北这一场表演的导演用了许多后现代声光手法,也袭用布莱希特《高加索灰栏记》戏中戏的元素与布景,他删略了原剧最后「救赎完成」的部分,得到二种张力,一是圣俗挣扎「多头的结」,二是观?更加深层的吟味。
华格纳三幕歌剧《漂泊的荷兰人》
1月9?12日
台北国家戏剧院
《PAR表演艺术》 第52期 / 1997年03月号
台北这一场表演的导演用了许多后现代声光手法,也袭用布莱希特《高加索灰栏记》戏中戏的元素与布景,他删略了原剧最后「救赎完成」的部分,得到二种张力,一是圣俗挣扎「多头的结」,二是观?更加深层的吟味。
华格纳三幕歌剧《漂泊的荷兰人》
1月9?12日
台北国家戏剧院
《PAR表演艺术》 第52期 / 1997年03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