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专题

PAR / 第329期 / 2020年05月号

表演艺术 线上有约

三月,肺炎病毒席卷而来,人与人的距离被迫拉开,热络的剧场也急速冷却。没了温度,这才思念起挤在观众席里相互取暖的过往。 幸拜网路之赐,诸多场馆与团队改以线上直播,或者释出影片免费观赏的方式,让宅在家的观众也能有所寄托。然而回头想想,稍纵即逝的演出,若没有前人的影音录制,怎有后人的享受?那么如何保存、如何录制、如何利用线上即时分享,又如何利用科技让表演艺术的创作蜕变未来? 是否原先的出口,就是此刻的入口。箭头点开就能无远弗届,也能改变表演艺术「观」,我们让画面前进后退,挖掘过去,也寻找未来。

PAR / 第329期 / 2020年05月号

精细规划分镜摆位 为远端观众留下精湛表演 表演艺术现场录影要诀

对没有表演可看、闷坏了的观众来说,最近「公视表演厅」在网上释出大量之前录制的舞台演出,可说是解渴的及时雨。但要有这么多精采的记录,靠得是公视团队多年的用心积累,在每次录制之前,针对演出性质、内容,规划分镜表、机器设置,音乐、戏剧、舞蹈各有不同的重点,精准掌握,才能让观众看到精采的表演现场。

PAR / 第329期 / 2020年05月号

怎么保存?怎么用? 留住精采当下的更多思考 表演影像的典藏与运用

最近因为许多场馆、团队将过往演出记录影片释出,让剧迷乐迷舞迷看得目不暇给,同时也让人好奇,在台湾,这些过往的精采演出哪里找得到?而艺术家、团队又是怎么思考表演艺术影像的典藏呢?记录的当下,其实就需思考未来的保存与运用的可能,是当下的推广?未来的教育?还是历史的见证?

PAR / 第329期 / 2020年05月号

当剧场变成网路现场 另类出口还是未来之门? 表演艺术的线上直播

自从脸书、YouTube开放线上直播功能,也带起自媒体时代的新潮流,但对重视现场性的表演艺术而言,对此一直保持观望,偶有尝试用以行销推广,直至疫情关上剧场之门,表演团队不得不直面这个新的形式,也需思考为何要运用直播?如何达到好的直播品质?直播是否能为表演艺术团队带来人流与金流?

PAR / 第329期 / 2020年05月号

数位未来 改变你的表演艺术「观」 表演艺术的记录未来式

在无法进剧场看演出的当下,许多创作者与团队选择将过往录影开放观赏,或举办新作线上直播,除针对当下观众进行宣传并维持疫情后的消费意愿外,表演艺术影像其实一直面对著另一群存在於未来的观众:「研究者」,这广义地包含了所有想要了解表演艺术脉络的观众群。而现行的表演艺术记录方式,其实难以满足未来观众的需求,透过新科技如VR的介入,则能保留更清晰的「表演」细节。透过对不同技术的探索,不只是开发新的可能性,也是在反思过往表演艺术所习惯使用的记录媒材,如何形塑人们对「真实」、「表演」的想像与认知。

PAR / 第328期 / 2020年04月号

疫扰大地,「艺」勇前行

病毒肆虐、肺炎蔓延之际 强调与观赏者同场共感的表演艺术 不可避免地成为重灾户 如同十七年前的SARS 入场量体温、观众戴口罩 停演、延期……场景重演的当下 在全球化的今日 灾情可说是雪上加霜   在此非常时期 表演艺术界如何因应? 政府提供了哪些援助机制与纾困政策? 公立场馆又提供了哪些应对协助方案?   这一波疫情 是否也是台湾表演艺术圈自我体检的一个时机? 面对未来,思考存续、又有哪些是可借镜或是开拓的可能? 就让我们「艺」勇前行,携手度过这漫漫的艰难时刻

PAR / 第328期 / 2020年04月号

瘟疫关上剧场之门 继续生存的大哉问 表演艺术产业,疫情下如何度难关?(上)

十七年前的SARS,重创过台湾的表演艺术产业,但表演团队挺了过来,而当下正热烧蔓延的武汉肺炎,在时空条件变换之下,为表演艺术带来的是更严峻的寒冬,我们又将如何应对?在演出延期、停演的现实中,虽有文化部与各场馆的纾困方案与协助,与除了有与其他行业面临的相似困境外,表演艺术产业更有其本质性的脆弱体质,如何活下来,继续让人们可以享有艺术的动人力量,是所有从业者必须面对与思考的严肃课题。

PAR / 第328期 / 2020年04月号

瘟疫关上剧场之门 继续生存的大哉问 表演艺术产业,疫情下如何度难关?(下)

十七年前的SARS,重创过台湾的表演艺术产业,但表演团队挺了过来,而当下正热烧蔓延的武汉肺炎,在时空条件变换之下,为表演艺术带来的是更严峻的寒冬,我们又将如何应对?在演出延期、停演的现实中,虽有文化部与各场馆的纾困方案与协助,与除了有与其他行业面临的相似困境外,表演艺术产业更有其本质性的脆弱体质,如何活下来,继续让人们可以享有艺术的动人力量,是所有从业者必须面对与思考的严肃课题。

PAR / 第328期 / 2020年04月号

疫情肆虐下 一探剧场未来 访国家两厅院总监刘怡汝

肺炎疫情袭来,以现场性为本质的表演艺术更是重灾区,现今中央疫情指挥中心已建议停办「百人以上室内活动」,更多演出面临停演抉择。作为台湾表演艺术界重要场馆的国家两厅院,一举一动都是其他单位的参考指标,艺术总监刘怡汝指出,除了透过疫情期间特别方案,以配套措施让表演艺术圈获得喘息、以协力方式让团队延续创作活动外,她也觉得这次疫情正是表演艺术界自我体检的机会,可同时思考未来剧场的欣赏模式与可能性。

PAR / 第327期 / 2020年03月号

TT不和谐2019 「历史的返视、评论的在场」第五讲

2019年剩下四天就过完了,作为本年度不和谐开讲的最后一场,现场的长桌被摆成一个快要成为圆形的多边形,讲者与来者纷纷找到自己的位子,彼此围坐。今天要谈的是「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