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

PAR / 第343期 / 2021年12月号

两波疫情下,台湾现场演出的折衷与转变

相较於全世界的COVID-19疫情,台湾的案例数相对平稳,主要集中於2021年5到7月间;而对表演艺术产业产生较大影响的则有两波冲击,分别是2020年3月到6月间,以及2021年5月至7月间。但是,两波冲击后如何恢复实体演出的方式与走向有所不同,或多或少改变台湾的表演艺术生态。

PAR / 第343期 / 2021年12月号

当欧陆舞蹈家重返现场,为疫情编舞

尽管每日确诊数时而趋缓时而躁动,日子还是要过。欧洲各国去年普遍历经二次封城,在今年5月下旬,终於再度逐步恢复餐厅、酒吧与百货商家营业。被视为「非民生必须」的文化艺术产业,也终於在这一波普及疫苗覆盖率的大解封中,能重启场馆大门,接待艺术家与观众。许多去年被取消的艺术节纷纷调整节目策略卷土重来;加上国境松绑,旅行逐渐恢复,回到舞台上的,有原被取消回到解封排档的制作、有改编原作空间配置搬移到户外演出,还有回应及反思疫情以降的生活与文化变动与冲击的新作品。

PAR / 第343期 / 2021年12月号

5 种全球「冲破疫情」的现场音乐会方案

疫情时代,面对看不见的敌人,人们只能祭出「社交距离」来防患未然。表艺活动从台上到台下也都画上休止符——或许也是改变古典音乐界墨守成规的契机,不但过往最难说动的欧洲乐团或音乐家,都愿意放下矜持做「线上」或「直播」外,现场演出也出现了不少「新型态」,开启了音乐会的不同想像,虽然乍看之下也是权宜之计,但说不定哪天就会成为改变音乐会形式的起点。

PAR / 第342期 / 2021年11月号

以当代观点呈现传统的美与纯粹 不贰偶剧 另辟「新古典」掌中戏

师承掌中戏国宝陈锡煌的郭建甫,对自己创立的「不贰偶剧」的坚持,来自「师父把手上的东西交给了我,那我该做的就是把美和纯粹留下。」虽是承袭小偶传统,创作题材却希望能反映当代思考,如《道成》谈的是执著,因故未能发表的《垃圾仙岛》讨论的是居住正义,於10月底演出的《崖山恨》关注的是战火中的孩童。怎么从传统走出自己的一条路?郭建甫笑说:「若要归类的话,我大概会说我是掌中戏的新古典派。」

PAR / 第342期 / 2021年11月号

就是要冒险 一路冲冲冲 不务正业 就是「贪食德工作室」的正业

「贪食德工作室」由编导苏洋徵与灯光设计魏丞专为主要成员,创作范畴涉及剧场、动漫、广播、VR等,可说是超级斜杠。因认定有团队才能成就创作,主创的苏洋徵埋名不居功,追求著最大幅度的创作自由,靠著对各种类型剧的喜爱与理性分析,在各种领域中冲刺与冒险,「我希望我们的观众会习惯,这就是贪食德工作室,『不务正业』就是我们的正业。只要大家都不会觉得无聊,可以一起快乐地创造下一个作品就可以!」苏洋徵笑著说。

PAR / 第342期 / 2021年11月号

从高雄唱起 唱歌集音乐剧场 以歌舞跨越「在地」

2019年以《大家都想做音乐剧!》打响名号的「唱歌集音乐剧场」,是扎根南方高雄的团队,艺术总监詹?君在国外学成后,毅然放下美国的剧院合约,返乡「唱歌」。一路走来,从点唱机音乐剧到原创音乐剧,虽然持续开发不同题材而未见明确分类、路线的创作脉络,但詹?君以「希望走出剧场的观众都能够得到幸福、满足」为目标,坚持「把当下的制作做好」,或许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有计画的计画!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号

假期中,与表演艺术相遇 踏进剧场,青少年的自我探索旅程

青少年是人生自我探索成形的重要阶段,而剧场作为一个虚拟真实的场域,正好可以提供这些年轻人可以透过身体训练、故事扮演来挥洒想像,也可在过程中学习人际沟通合作等能力。不少地方政府皆透过与表演团队的合作,办理让青少年在假期参与的艺术营队,相关院校、场馆单位也纷纷耕耘此一区块,以培养未来的艺术种籽,都让青少年的自我探索有更多的可能、让青春更显多彩。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号

影响.新剧场扎根台南 「少年扮戏计画」 找寻成长的意义与反思

以儿童、青少年剧场为主创方向的影响.新剧场已经满10岁了,艺术总监吕毅新在国外留学、返国后,不只发挥自己关於青少年剧场之所学,更用心於在地戏剧人才的培育。自2015年开始与台南市文化局合作的「十六岁小剧场—少年扮戏计画」,到2019年正名为「十六岁正青春艺术节」,影响.新剧场透过「口述历史剧场」的方式记录青少年的生命故事,并让他们从无到有地制作出一出戏。即使今年在疫情下被迫转为线上工作,但依然前行,展现10年扎根的毅力。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号

以多元主题设计课程 「剧场普悠玛」驰向台东 带领青少年体验剧场

「剧场普悠玛—青少年剧场营」是台东县文化处规划的剧场人才培育计画,从2017年起与故事工厂合作,之前的课程规划著重於综合戏剧教学,但从去年开始逐步规划主题课程,企图让参与的青少年们更了解剧场的多元与分工,邀请多面向的师资,为台东的青少年打开踏进剧场创作的第一道门……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号

拉纤人深耕澎湖 让音乐在菊岛萌芽 美声终在海天飘扬

拉纤人合唱团与澎湖的结缘,起於拉纤人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李曜州,身为澎湖女婿的他,鼓励团队与澎湖在地的学校交流,进而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澎湖音乐营,在与当地文化局共同合作、努力下,迄今已10年。从第一届开始,拉纤人的音乐营每年以不同主题举办,并邀知名儿童合唱团师资参与,指导当地的学生与老师,推广合唱教育,让离岛的美好歌声,在海天一色之下,愈唱愈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