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PAR / 第6期 / 1993年04月号

干净的眼睛 今日大陆的儿童剧

谢幕已经六次了,掌声还如连绵雨向舞台上喷溅过来。主角「男孩」再一次毕恭毕敬地向观?鞠一个躬,就蹦跳进侧幕。北京儿童艺术剧团的团长说:「你演得?好,覃琨!」覃琨哇地大哭起来,说:「我演的就是我儿子啊!」戏中的男孩面对的是父母离异的新难题。当年覃琨的丈夫离去时,她儿子也是十多岁。她演这出戏时穿的就是儿子当年的衣服,只不过把衣袋捅破,演出时调皮地把手从口袋里一下捅出来,演得观?一会儿笑一会儿哭的。每次戏演完,主持人在掌声中提高嗓门说,你们知道扮演小男孩的是谁吗?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表演艺术家覃琨,今年五十几岁了!

PAR / 第5期 / 1993年03月号

「假如歌剧是戏剧」 简介《伍采克》及薛候的舞台艺术

歌剧不是戏剧。可是随著欧陆「导演剧场」的风行,观?对歌剧「导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继上期〈莎士比亚在欧陆〉中介绍法国导演薛候及其所导的《哈姆雷特》之后,杨莉莉再度深入分析薛候执导的歌剧作品,证明歌剧可以是、也应该是音乐及戏剧的完美结合,而非指挥与导演的权力之争。

PAR / 第6期 / 1993年04月号

花・献给孩子们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成立於一九五六年,除文革时期的动乱停摆外,三十多年来,在大陆近百个城?演出风格迥异的多种剧目,?广大的群?散播剧场艺术的花?。

PAR / 第3期 / 1993年01月号

浅说俄国戏剧

俄国文学起步甚迟,我国唐朝末期,他们才刚刚有了文字。第十世纪末,因?东正?会积极向北方传?,大量引进宗?书籍,也介绍了一些世俗性作品(包括史书、战争故事等),对俄国的文学发展发挥极大影响。但亦因此,十一至十六世纪的作品大多?宗?文学,缺乏民族特色。俄国戏剧的历史亦远较西方?短,十六世纪中叶以后,才出现模效西方宗?剧的演出,唯即迅速获得回响。作者们还尝试在剧中穿?一些俄国民间故事或俄国社会的人物,使戏剧显得比较世俗化,也比较写实活泼,博得广大观?的欢迎。於是?会、学校、地方,都组织了越来越多的剧团,他们到处巡回演出。十七世纪中叶,戏剧已成?俄国人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到目前?止,俄国人仍普遍热衷欣赏戏剧,相当大比例的人民对俄国剧作家、剧码和演员有深度的认识。

PAR / 第6期 / 1993年04月号

中国儿童戏剧年表

PAR / 第2期 / 1992年12月号

中国音乐的保存、继承与发展(上)

PAR / 第2期 / 1992年12月号

台湾咸鱼怎么翻身? 吴大江谈台湾国乐的现况与展望

PAR / 第2期 / 1992年12月号

中国大陆国乐之现况 二次京沪旅行随想

PAR / 第2期 / 1992年12月号

香港中乐团十五年来的成长变化

香港中乐团很可能是乐手编制规模最大,平均水平最高的中乐团。今年,它刚度过十五年来最漫长的一个乐季。

PAR / 第2期 / 1992年12月号

中国国乐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