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号
《蝴蝶梦》碎! 纽约制作人遭诈骗
在纽约百老汇,近来爆发了一桩离奇的诈骗案:一位希望藉由将音乐剧《蝴蝶梦》推上百老汇舞台证明自己能耐的制作人Ben Sprecher,因筹募资金找到神秘大金主,却因「金主病逝」消息引发投资者怀疑,警方进而揭发这是一桩仲介者藉由介绍「金主」诈骗仲介费的案子。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号
超支又逾时 柏林国家歌剧院整修建商遭撤换
从二○一○年九月起开始整建更新工程的柏林国家歌剧院,原本预定二○一三年十月就要重新开幕,却因种种不可预知的因素,已经两度宣布延后重新开幕日期;近期又因工程超支逾时,柏林市议会将原建商撤换,预防整建计画大失控。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号
《赵氏孤儿》选角惹议 亚裔演员职业发展成话题
由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制作的《赵氏孤儿》,在演员名单公布后引发争议,在这出以古代中国为背景的戏剧中,十七个角色中竟只有三名亚裔演员入选,其余的多属白人演员!英国的亚裔演员群起抗议,亦获得美加澳、香港及其他欧洲相关团体的响应。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号
剧场人齐聚布列塔尼 交流欧洲「剧场现况」
位於雷恩市的布列塔尼国家戏剧院十一月举行了「搬演戏剧节」,除了有精采丰富的剧场演出,也同时举办了「剧场现况」系列的六场座谈会,邀请大众与各国创作者、制作人、剧院团体总监及官员,交流探讨欧洲的剧场现况,并把主题放在剧本地位及表演形式的讨论上。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号
国际当代戏剧节 东西剧场在此汇流激荡
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承办的「上海国际当代戏剧节」於十一月五日至十二月九日举行,呈现十八档来自世界各地最当代最前线的戏剧作品。今年主题定为「多元创意」,不仅能看见历史与现代的结合,也能体会到东西方文化的交织和碰撞,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令人目不暇接。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号
「节」与「城」的共生 各地策展人座谈交流
在十一月香港「新视野艺术节」进行同时,也举办了「节与城:共生的可能与挑战——亚洲交流座谈会」,邀请来自亚洲各华文城市的策展人、学者和艺评人,探讨「艺术节如何有机地与社会、艺术家和观众连系对话,使文化能植根於城市?」而这次的交流,也有助於往后建立各城的艺术节网络。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号
克里莫夫 奇幻造景颠覆剧场想像
身兼画家、设计、教授和导演四职的迪米崔.克里莫夫,是俄国剧坛急速窜红的导演,他以戏剧张力十足、视觉意象丰富的表现方式,在剧场中打造超越语言的观赏经验。克里莫夫的每个制作都像一个巨大的无底洞,深深掳获住观众的注意力。在他的作品里面,有一种原始的共通性,将每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者紧紧串连在一起。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号
克里莫夫:导演就是要建构一扇让人兴味盎然的窗户
PAR / 第235期 / 2012年07月号
一睡两百年,浪漫已过时?
霍夫曼创作於一八○八年的「浪漫歌剧」《不死之饮》,在完成后两百零四年的今天才有机会首演,由德国艾佛市的艾佛剧院於四月底制作演出。在这出以波斯为背景的歌剧制作中,的确呈现了「异国风情」与「童话性」的「浪漫」元素;剧作者冯.索登也借剧中人之口呼应十九世纪初打破旧世界阶级区别的「自由、平等、博爱」理念,但当剧作家「艺外」的意图不能被理解,而配乐又不够划时代时,一部作品就会显得漫无目的。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号
四百年前歌剧 变身当代综艺歌舞秀
《奥菲欧》、《奥德赛的返家》与《波佩亚的加冕》是十六、七世纪作曲家蒙特威尔第流传至今的唯三歌剧,柏林喜歌剧院即以此可算是现代歌剧源头的三联剧制作揭开今年下半年新乐季。导演寇斯基(Barrie Kosky)的制作,几乎是把四百年前蒙特威尔第的歌剧,作成一场现代的大型综艺歌舞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