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301期 / 2018年01月号

穿梭百年体验时间流动 活化古迹再现历史人情

由甄拔涛概念创作及编剧、李俊亮联合导演的体验剧场《她和他的时间之流》,让观众透过耳机,以声音导航,在艺穗会这个百年香港历史,也是文化基地的场域中,探索记忆与过往;同时也透过吃食、物件的触摸与拍照,建构多样的体验。

PAR / 第301期 / 2018年01月号

两种无须翻译的语言 以2017乌镇戏剧节《狂飙》《水渍》《我们的班集体》为例

若说人性的探讨是剧本共同的核心,那么就作品形式上来说,音乐皆在这些戏里扮演著非常关键的角色,也因有了音乐元素注入,使得各戏所有的感官刺激和接收都立即且当下,现场性十分强烈,而变得「非常剧场」。不论是人性的探索或音乐的使用,这两种无须翻译的普世语言,在各戏之中各有其特色及叙事面向。

PAR / 第301期 / 2018年01月号

引入年轻活水 与国际乐坛动态紧密相扣 2017威尼斯双年展当代音乐节

去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当代音乐节(Biennale Musica 2017)於九月底至十月上旬举行,现任音乐节艺术总监伊凡.菲德烈以年度主题「东方!」邀请中国、日本、韩国及亚裔作曲家,并以史托克豪森的Inori作为开幕演出,而这次的「金狮—终身成就奖」得主是中国作曲家谭盾,他也是该节金狮奖首位亚洲得主。在节目策画上,菲德烈让当代音乐节因透过展演青年世代的作品而紧密与国际乐坛动态相扣,更在引进国际节目的同时,也为义大利新世代引进活水与刺激。

PAR / 第301期 / 2018年01月号

星际大战登上歌剧舞台 与现代社会同步前行 挪威歌剧院《魔笛》

由导演墨客-艾登打造的挪威版《魔笛》连续搬演数年,近年更受邀出国演出,这个挪威本土版的歌剧,如何成为国际观众心中的热门演出?透过结合电影《星际大战》的元素,让《魔笛》可以贴近现代观众经验,而在剧情安排上也与当代议题呼应,於是这出挪威歌剧院的《魔笛》让人体验到挪威对「美」的价值,并认识其社会的多元性。

PAR / 第300期 / 2017年12月号

不再容忍 对性骚扰说「不!」

二○一七年将至尾声,却突然冒出许多性骚扰的控诉,不少陈年旧案浮出水面,许多道貌岸然的影艺圈中人及政治人物露出真面目,更多人勇敢挺身而出。这一波揭发性骚者的转捩点是过去廿年来在好莱坞呼风唤雨的制片人维斯坦及电视电影剧场界通吃的凯文.史贝西,但美国大众对性骚容忍度的改变,是一个长久酝酿的过程。

PAR / 第300期 / 2017年12月号

HAU剧场「无限国际剧场艺术节」 重新定义「身障」

在舞台上,身体与精神的「障碍」,是否真的是表演的「障碍」?柏林HAU剧场每两年举办的「无限国际剧场艺术节」,今年於十一月中旬举行,以影像装置、舞蹈、戏剧、工作坊等多元形式,让观者重新思考「正常」与「障碍」身体的意义。

PAR / 第300期 / 2017年12月号

趁著年终摆脱拘谨 耶诞剧让英国人释放疯狂

每年年底,英国人携家带眷前往大小剧院观赏耶诞童话剧已成为圣诞佳节的传统之一。这些演出多半改编自著名童话与民间故事,在舞台与服装设计上用色大胆丰富,剧情充满嬉闹打斗与热情的音乐舞蹈,甚至夹杂一些任意改编的流行曲目,穿插当年度话题新闻。最特别的是台上台下互动默契十足,彷佛平常压抑的能量在剧院里跟著演员一起得到释放,也因此成为别具特色的英国文化。

PAR / 第300期 / 2017年12月号

流亡艺术家工作坊 用实际行动面对难民危机

陆续涌进欧洲的难民潮,引发艺文界的持续关注,除了创作相关作品与邀流亡者上台演出,艾瑞尔.西贝儿与茱蒂丝.德波儿两位法国导演在今年九月成立了「流亡艺术家工作坊」,让来自於十五个国家、多达一百五十名不同专业领域的艺术工作者可以持续创作,并透过语言课程、心理辅导和法律谘询,协助他们能够顺利地融入法国当地文化、取得合法居留权,以重振自己的艺术事业。

PAR / 第300期 / 2017年12月号

大量资本介入 演艺市场翻新商业模式

在中国庞大而复杂的演艺生态中,民间表演相关团体以野蛮生长的方式,创造了真正的商业市场,如成「开心麻花」从自创的喜剧起家,延伸转拍电影,让自身价值从一亿增至一百五十亿人民币。另一则是从物联网业转进演艺圈的「聚橙网」,以旗下的儿童演艺品牌「小橙堡」徵求加盟,为自己的儿童剧目及演出经验寻求效益的极大化。资本的介入,让中国演艺产业发展出令人瞠目的出奇模式。

PAR / 第300期 / 2017年12月号

男色消费?复原古典? 全男班素颜《牡丹亭》引争议

近期在上海引发话题的演出「全男班.素颜昆曲《牡丹亭》」,整场演出没有名家名角,唯一的看点是舞台上所有的演员都是身高一八○以上的青年男性,且不著粉墨,不上彩妆,水袖水衣,点到为止,完全以真面目示人。发起人金谷表示全男班是种美学概念,是为呈现更纯粹精采的表演,但也有学者表示这是噱头大於实质,甚至被视为男色消费心理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