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活志

PAR / 第205期 / 一本艺术经

阮淑祥 拥抱艺术人生,播散艺术热力

“The Joy of Art is the joy forever ! ”对台湾大哥大基金会秘书长阮淑祥而言,诗人济慈的这句话,恰恰道出了艺术在她心目中的角色与分量。从跳舞、编舞、声乐、演戏、导戏、写诗、摄影,只要是和艺术沾得上边的活动,她都显得兴致勃勃。谈到艺术,阮淑祥谦称自己只是个爱玩又大胆的「素人」,然而随著台湾大哥大户外音乐会五年来的经验累积,这位「素人」也开始拥有自己的一本艺术经……。

PAR / 第205期 / 艺@书

艺术作为社会战斗

近日出版的两本艺术家传记,让世人在关注其作品之外,更能贴近其创作灵魂。安藤忠雄的《建筑家安藤忠雄》,说出目前已成建筑时尚的清水混凝土工法,原来表达的是与时尚潮流无关、意欲保留「时间累积的富饶」的企图;而蔡国强自述传记《我是这样想的》,则更见其作品的震撼炫奇之下,他的关怀与企图。

PAR / 第202期 / 艺@书

他们选择冲撞世界的方式

百无聊赖的世界,他们如何突破与冲撞?台湾新世代设计人聂永真的作品,被詹伟雄赞为「有一种穿透时代的透明感」,作品集《Re:没有代表作》设计素朴,用最柔性挑衅的方式,让读者进入他从七年来累积的设计精髓与要意。而日本街拍大师森山大道,以强烈黑白照片风格,表现都市人孤独冷漠但又契求与人建立联系的心情,《犬的记忆》是他代表性自传书籍之一,以影像与文字表现他的强沛生命力。

PAR / 第202期 / 艺@CD

倾听,漫游村上春树的古典异境

不管在日本或台湾,都有广大书迷的村上春树,近期出版了暌违已久的长篇小说《1Q84》,再度掀起「村上热潮」。而他书中提到的乐曲,竟也因此翻红大卖,可见村上的影响力。但也有唱片公司贴心把村上书中罗列的各式古典曲目搜集出版,并标注出该曲在村上作品中的出处,让书迷可以一边聆赏音乐,一边踏入村上的小说世界。

PAR / 第205期 / 艺@CD

回首过往的未来

继贝多芬全集之后,席夫又在ECM New Sereies端出惊喜之作——巴赫的六首组曲(Six Partitas)。这部作品除了有如建筑工法般的乐曲结构外,巴赫以欧洲各国风格的舞曲串联一套组曲,其广大的文化观令后人感到敬佩。在这张录音中,席夫依照各组曲的音乐性,颠覆了巴赫原本各组曲的顺序,将巴赫的原顺序以「从中心向外扩张」的方式排列,令人不得不对当代的席夫与远方的巴赫两人之间的交流感到赞叹。

PAR / 第205期 / 艺@电影

初生之犊与沈辣老姜的创意狂飙

年轻导演没有包袱,充满原创,再加上初生之犊不畏虎般地闯荡,所有大导演的早年作品,几乎都包含著他成名之后作品的元素与原型。而资深导演,到了一定岁数之后,也有著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随性,有如陈年佳酿的小品,或是回光反照般惊世骇俗的作品。

PAR / 第202期 / 艺@电影

「艺霞」再度起舞,就在女性影展

第十六届的女性影展将在十月中旬展开,今年除了有导演专题「黑珍珠―焦点影人:茱莉.黛许」介绍这位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黑人女导演的六部片外,闭幕片是薛常慧导演的《艺霞年代》,则是述说有「台湾宝冢」美称的艺霞歌舞团故事,珍贵的影像与访谈,重现了这一段被遗忘的舞台历史。

PAR / 第205期 / 艺@展览

聚焦亚洲「观点」

刻正在台中国立台湾美术馆展出的「亚洲艺术双年展」,以「观点与『观』点」为题,邀请的艺术家涵盖甚广,除了台湾熟悉的日、韩、中国、澳洲、新加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另有俄罗斯、孟加拉、巴基斯坦、中亚的塔吉克,西亚的伊朗、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等较陌生的当代艺术表现。仔细观赏,也能从这大拜拜式的展览中看出趣味。

PAR / 第204期 / 一本艺术经

张经纬 从音乐人生到电影人生

以《K. J.音乐人生》一举入围今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最佳剪辑」与「最佳音效」三项的香港纪录片导演张经纬,在六年期间陆续观察记录了香港小钢琴家黄家正的成长,用镜头说出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张经纬也曾有自己的「音乐人生」,学了廿六年的大提琴,也曾担任香港小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但他终於还是在电影世界中找到属於自己的世界。

PAR / 第202期 / 艺@展览

与非洲当代艺术的初次「邂逅」

「夏可喜当代艺术中心」自八月底开始策划一档「邂逅:非洲当代艺术展」,引介六位当今在国际艺坛受到瞩目的非洲当代艺术家作品,展品包括摄影、装置、复合媒材等类型,是国内难得一见的非洲当代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