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活志
PAR / 第335期 / 艺@电影
亚伦.帕克 融合娱乐感与时代议题的大师
曾执导经典音乐片《名扬四海》、《迷墙》的美国大师亚伦.帕克,於今年七月辞世,金马影展也特地推出他的七部代表作以纪念他精采的电影创作成就。他的电影总有著独具慧眼的主题,独特迥异的风格与类型,关心工人阶级,控诉战争、批判暴力、反对阶级、高呼和平、还有流行敏锐的音乐触觉。不同於同时期作者论的大导演,他的电影同时充满著好莱坞的娱乐感与发人深省的议题。
PAR / 第335期 / 艺@展览
做梦造梦的剧场藏镜人
「技术剧场」是表演艺术产业不可缺少的一环,包含与导演共同完成创意发想的剧场设计师,和在现场负责硬体与执行演出指令的技术人员,但相较於导演、编剧和演员,隐身幕后的剧场技术人较少受到关注。这次将在台中国家歌剧院展出的「Staff Only, Not Only Staff—技术剧场人摄影展」就让这些幕后英雄现身,透过介绍六位资深技术剧场人,让观众一窥技术剧场的面貌。
PAR / 第334期 / 艺@书
超越剧场的群众心理学
近年来,「沉浸式剧场」已成某种剧场形式显学,大众渴求新型态的说故事型态,期待旧形式再生、开展另类体验。杰森.华伦的《虚拟真实:沉浸式剧场创作密笈》试图为剧场工作者打开这一道门,以其自身创作与参与的经验,直接面对沉浸式剧场的本质,透过四种沉浸剧场形式,从创作核心、空间布局、选择与互动建构进行分析与说明,只为能「优雅」地建构虚实间的剧场世界。
PAR / 第334期 / 艺@电影
玩转时空,让我们穿越去!
时空穿越,总是能让坐在银幕前的观众兴奋莫名,那些看似过去、古老、似曾相识的种种,我们跟著电影里的角色,穿越时空限制,彷佛信手拈来……如果你看过今年的夯片《天能》,对导演处理时间议题的才华叹为观止,不妨也来看看高雄电影节这几部以穿越时空制造奇幻体验的经典作品,前人的电影想像,是否不遑多让?
PAR / 第334期 / 艺@展览
给火星人类学家的艺术旅程
由张君懿策展的「给火星人类学家」展览,除了九月底卸展的新北市艺文中心实体展场,还有线上展场,不同於疫情期间各大展馆、博览会等将实体展或作品直接转成「线上展厅」,在这里线上展场才是最主要的展场所在,实体展场提供「线索」,让观者循线到线上观展,才可能串起作品样貌。从艺评家德.迪弗著作援引的「火星人类学家」,比喻不带成见的外部观点,张君懿期待跳脱既定的成见,检视惯性的艺术思维。
PAR / 第334期 / 艺@展览
从镜头到画笔 享受「不规矩」
喜爱表演艺术的朋友,对「林敬原」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无论是在表演艺术的场合或相关的杂志刊物上,常可见到他的身影和拍摄舞台演出的摄影作品。虽然摄影资历丰富,但人生第一次办个展却是「画展」,将在十月份展出他这三年来自己摸索、与画布对话而成的多幅作品,无拘无束、无派无别,他在绘画世界中,尽情享受「不规矩」的乐趣。
PAR / 第333期 / 艺@CD
三道「光」 疫情暗黑期的心灵希望
肺炎疫情让世界停顿、未来茫然,在一片暗黑中,期盼著光明的你,或可透过这里推荐的三张专辑来感受不同的「光」。乔治亚小提琴家莉莎.巴蒂雅许薇利的《城市之光》诉说著十一座与她最密切的城市,带你聆听十一首代表经典,是暖色调的光;法国钢琴家里欧皮《光之树》充满新世纪风,是冷静沉潜的蓝光;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演奏、泰瑞.莱利作曲的《太阳光轮》则是货真价实来自宇宙的扛鼎之作,音乐与太空真实声音的交织,让人更能体悟人类在宇宙中渺小的存在。
PAR / 第333期 / 艺@书
《创造力的激发》书摘
知名心理学学者,也是台湾剧场发展重要推手的吴静吉博士,长年研究「创造力」的奥秘,将心得汇整为这一本《创造力的激发——吴静吉的七十堂创造力短讲》,透过心理学实证、幽默故事、名人名语,从观念构思、精致化、倡导到最后实践,为读者层层揭开激发创造力的诀窍。本刊特别选摘书中精采篇章,与读者分享吴博士的机智与文采。
PAR / 第333期 / 艺@展览
蓝天之下,我们生存的新参数
新冠病毒蔓延之际,我们在这样的蓝天之下,如何「活著」?正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展出的「蓝天之下: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以「临场性作品」(live work)为策展核心,试图打破过往美术馆以静态作品展示与观看的结构,十二组来自艺术、文学和科学领域的创作者/团队的作品,除了与当前的疫情议题并进,也将表演者、参与者和观众的即时反应、回馈或诠释,收纳进来成为作品的一部分,透过艺术,我们分享著生存的当下样貌……
PAR / 第333期 / 艺@电影
从剧场、电影到文学 重读寺山修司传奇
距离上一次台湾大规模呈现寺山修司的作品,已经相隔廿六年,今年的台北文学阅影展以他为焦点,完整放映了寺山修司的重要剧情长片作品如《抛掉书本到街上去》、《田园死神》、《上海异人娼馆》及最后遗作《再见箱舟》等。此外,也映演纪录片《寺山修司:明日在何方》,一探这位身兼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舞台剧及电影导演的前卫创作者一路走来、不断转变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