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活志
PAR / 第193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精选书摘《郎朗:我用钢琴改变世界》
作为当代最受瞩目的华裔钢琴家之一的郎朗,是如何走过艰困的学习岁月、赢得大师的欣赏、登上跨越国际的音乐殿堂?从他亲笔撰写的成长故事《郎朗:我用钢琴改变世界》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一路走来的风雨经历与跌宕心情。本刊特选摘录其中两篇,以飨读者。
PAR / 第196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张金莲 开出属於自己的人生之花
出身舞蹈科班,曾经是光环舞集的舞者的张金莲,离开舞台后,与艺术的缘分持续在各种类型创作中延续:陶塑、铜雕、绘画、摄影、诗文、歌唱……,从身体的体悟、大自然的呼应,绵延不绝、生发沛然。「人生就是开花的过程,把属於自己的花开出来!」世界的美,生命的丰厚,张金莲将之融入身体,欣然绽放。
PAR / 第196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先看电影,还是先看小说?
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不是要来一较长短,而是提供给读者/观众,不同媒材的阅读/观赏乐趣。只是,先看电影还是先看小说好呢?最近,读者们可能又要面对好几次这样的抉择,因为,奥斯卡多部大片都改编自经典文学。
PAR / 第194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胡秀丽 异国培洒舞蹈种子
受过严格的俄式芭蕾教育,也曾被下放劳改,从台上的亮丽舞者到教室里的认真教师,胡秀丽不断地燃烧著她对舞蹈的热情,在美国仍然不辞艰辛地创办舞校,为栽培未来的舞蹈种子尽心尽力。她说:「走了一遍在身体,现在是如何给学生。」把一生锻练的艺业传授给学生:「看到学生进步,比什么都开心!」
PAR / 第196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唤起遥远的幸福记忆 疗愈系试听机
许多埋藏在心里深处的久远回忆往往在不经意之间被某种气味、某个画面或某种声音所唤起。若要为自己的记忆归档,人生有许多回忆其实是可以用音乐来代表的。
PAR / 第194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本月精选书摘:《单人表演》
由黑眼睛文化所出版的「剧场手边书」系列,於去年底又推出三书,分别是林国源《诗的表演—从波特莱尔出发》、杨莉莉《欧陆编剧新视野—从莎侯特至维纳韦尔》与杜思慧《单人表演》。作为国内表演艺术界唯一的专业刊物,本刊乐见此系列手边书能引领更多人踏入艺术殿堂,深入欣赏表演;於是本期特选摘《单人表演》一书之第一章〈单人表演简史〉,以飨读者!
PAR / 第195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岂一个「大」字了得X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
最近在施行翻修计画的林肯中心,其实当年它的出现,与纽约五○、六○年代的都市更新计画息息相关。虽然,林肯中心诸多表演场地在这许多年来一直为人垢病,但身为纽约客,大家仍然用心爱著这个在全球表演艺术圈子独树一格的表演艺术中心。它的庞杂、它的多元、它的兼容并蓄,恰恰好反映了纽约这个文化大融炉,在过去百余年间对大众娱乐业的贡献。
PAR / 第196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家的故事,世界的微观
「家庭」是最贴近人生的创作议题,可以由小观大,从人性、情感、群我关系、权力冲突……通通都可发挥。但不同文化中的电影导演,却也用不同的影像语言,说出况味纷呈的家庭故事,四月上线的几部电影,刚好可来比较东西导演各异其趣的Home Story。
PAR / 第193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跑趴的与搞艺术的如何相遇?
《安迪沃荷经济学》 文创产业与时尚派对有关吗?《安迪沃荷经济学》这本书告诉你,在纽约,这两者息息相关、如胶似漆。为什么?因为有纽约有许多咖啡馆、酒吧和舞厅,让艺术、文化、时尚充分交流,社交,让创意无限迸发……。
PAR / 第196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让我们随著宝莱坞起舞吧!
随著印度背景的奥斯卡金奖片《贫民百万富翁》的热烈上映,也让我们有机会在出租店看到更多的印度宝莱坞电影,藉著这些道地印度风的电影,让我们一窥这个比好莱坞产量还大的电影工业梦工厂,如何以歌舞音乐华丽场面征服影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