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專欄 Columns
- 少些起高樓,多些造橋鋪路吧! / 文字 溫慧玟 表演藝術聯盟理事長 / 3
- 別叫現代舞太沉重! / 文字 王墨林 資深舞評人 / 5
- 麥克風與紀念冊 台灣劇場的兩項陋習 / 文字 鴻鴻 劇場及電影導演 / 7
好藝有好報
最PAR!
專輯(一)
- 無「伴」不成藝 ─ 謙遜而必要的伴奏藝術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35
- 散佈讓舞者悠遊的靈氣 舞蹈伴奏的角色內涵與自我養成 / 文字 林春香 台北藝術大學專任講師、資深舞蹈伴奏家 / 36
- 舞台上綻放花朵的二重奏 訪聖彼得堡馬林斯基歌劇院青年歌唱家學院藝術總監葛濟娃 / 文字 謝欣容 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文憑聲樂伴奏 / 40
- 服侍藝術的謙遜職業 訪萊比錫音樂院歌劇伴奏教授克魯葛 / 訪問 王曉嵐 翻譯整理 葉思嘉 / 44
環球舞台
藝知平台
現象‧現場
- 顧影回眸後,不再回頭 看臨界點劇象錄演出《白水二○○三》與《目蓮戲》有感 / 文字 施立 專業文字工作者.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 / 60
- 身心合一、冷靜自持 菲利普‧薩睿立(Phillip Zarrilli)在台工作坊後記 / 文字 許玉玫 國立暨南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英國艾斯特大學戲劇研究博士 / 62
- 這樣的好爵士,我們還要更多 第一屆兩廳院夏日爵士Party回顧 / 文字 謝啟彬 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院爵士小提琴演奏碩士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