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世國家劇院《誰怕沃爾夫?》 五光十色視覺音樂劇場
蘇黎世國家劇院首度來台演出赫伯特‧弗里茲執導的第一齣「音樂」作品《誰怕沃爾夫?》,這部視覺音樂劇場作品以繽紛色彩的舞台與服裝讓人驚豔,戲謔喜劇的風格更受到觀眾喜愛。
2017TIFA蘇黎世國家劇院《誰怕沃爾夫?》
3/17-18 19:30 3/18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INFO 02-33939888
由國家兩廳院主辦,首度邀請蘇黎世國家劇院作品來台,演出赫伯特‧弗里茲(Herbert Fritsch)執導的第一齣「音樂」作品《誰怕沃爾夫?》,這部視覺音樂劇場作品去年甫推出便受到國際注目,以繽紛色彩的舞台與服裝讓人驚豔,戲謔喜劇的風格更受到觀眾喜愛。
蘇黎世國家劇院是瑞士最重要的劇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逃離德國的藝術家來到這裡,讓蘇黎世國家劇院大大提升藝術上的高度,輝煌歷史從此展開。現任藝術總監芭芭拉‧傅萊(Barbara Frey)是其中唯一女性總監,二○○九年上任後宣告劇院的目標:「平衡但多元,包含新興導演與知名導演,除搬演偉大的經典作品外,並以跨領域改編而成的新作或新媒材作為劇院特色。」近年,芭芭拉‧傅萊常邀請赫伯特‧弗里茲創作,並以他著名的鬧劇特色,不斷受邀參加柏林戲劇節。
赫伯特‧弗里茲曾擔任演員多年,一直是柏林人民劇院(Berliner Volksbühne)的演員,長期與導演卡斯多夫(Frank Castorf)合作。他最推崇默片巨星卓別林的表演,認為光靠肢體動作而不只依靠台詞表演,反而更能夠打動人心,如同小丑默劇演出,讓觀眾大笑之餘,卻能夠流出心酸的眼淚。當他五十八歲,開始執導舞台作品時,刻意顛覆德語劇場中重視文學性,習慣表達深刻主題的方式,而以鬧劇風格帶來德語戲劇截然不同的風貌。
來台演出的《誰怕沃爾夫?》,導演概念也是如此,五光十色,繽紛多彩的視覺設計給人一種超現實魔幻感受。而《誰怕沃爾夫?》中,顧名思義,劇中音樂雖然使用了奧地利音樂家雨果‧沃爾夫的藝術歌曲,但歌曲樂風卻變成法國香頌、爵士藍調、動感流行相互穿插,大大顛覆觀眾對德語世界的刻板印象。
此外,赫伯特‧弗里茲表示,這戲很特別的一點就是演員全是女生,只有一位鋼琴樂手是男性,並以戲劇、音樂、舞蹈與演員一起發展故事,也嘗試用圖片視覺產生反差,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也必須等到戲真正開演後才知道這齣戲的全貌。」
這齣戲採用紅藍黃三個元素建構整個舞台設計,以巴尼特‧紐曼《誰怕紅黃藍?》發想,赫伯特‧弗里茲說,「唯一不同的是,我們用了一個旋轉舞台,並且讓所有背板與鋼琴都會轉動,產生一種野性的感覺。」
他形容《誰怕沃爾夫?》如同一場嘉年華會,也像一座深具美感與娛樂性的遊樂場,「這齣大無畏的戲我們根本不用怕什麼,各種目不暇給的表演與音樂,只有歡樂,沒有憂愁,好好享受九十分鐘的愉悅心情。」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7年2月號焦點專題「誰是沃爾夫? 誰怕沃爾夫?」〈雨果.沃爾夫 以音樂雕琢詩詞的煉金師〉〈無法「言說」的視覺達達遊樂場 赫伯特.弗里茲與《誰怕沃爾夫?》〉;免費下載《PAR表演藝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