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壇大腕余隆領軍 金三角鋪展海派風情
由中國樂壇超重量級指揮家余隆率領,上海交響樂團將於三月廿一日帶來「海上音畫」音樂會,為「第七屆海派文化藝術節」揭開序幕,展現薈萃動人的海派風情。
【TSO】第七屆海派文化藝術節:海上音畫—余隆與上海交響樂團
3/21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25786731
根植於江南地區的傳統,融入了歐美各國的西方色彩,形成了一種有別於中國其他地區的特性,獨步於全國——於是上海的文化有了一個雅致的稱呼,那就是「海派文化」。從二○一一年起,上海每年來台舉辦「海派文化藝術節」活動。七屆以來,多元的主題展現了清麗華美的上海風情。今年三月,享譽國際的指揮余隆,將率上海交響樂團並攜手兩岸名家——鋼琴神童王雅倫、旅美中提琴家李捷琦前來打頭陣!
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指揮
此次率上海交響樂團來台演出的指揮暨音樂總監余隆,一九六四年出生於上海的音樂世家,自幼隨外祖父、著名作曲家丁善德教授學習音樂。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和德國柏林高等藝術大學的他,聽從外祖父丁善德的建議走上指揮之路。二○○九年,余隆成為上海交響樂團首位全球公開招聘的音樂總監,在他的推動下,樂團以職業化為核心,以國内頂尖、亞洲一流、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為目標發展迄今。
二○一五年十月,余隆以中國愛樂樂團及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身分獲得「全球公民獎」,他也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華人,是繼小澤征爾在二○一三年獲得此獎項之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指揮家。余隆憑藉對音樂的堅持與突破,使得他成為第一位應邀指揮美國五大交響樂團之一——費城交響樂團的中國指揮家,也是與世界頂級交響樂團合作最多的華人指揮家。從廿六歲職業生涯開始,二○○八年梵蒂岡的破冰之旅、二○一○年在紐約的夏季公園交響音樂會、二○一四年的逍遙音樂節,以及由耶魯大學音樂學院頒發的「桑德福獎章」,都是他人生中一個個美麗且燦爛的音符。
曲目優遊中西 精采可期
此次演出帶來的曲目中西合璧:有朱踐耳的《節日序曲》、 阿龍.阿甫夏洛莫夫的交響詩《北平胡同》、孟德爾頌《G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帕格尼尼《C小調中提琴與樂團奏鳴曲》及斯特拉溫斯基《火鳥》組曲(1919年版)。
《節日序曲》是朱踐耳第一部管絃樂作品。整個樂曲朝氣蓬勃,多姿多彩,令人聯想起節日的種種情景。朱老在自己的創作回憶錄中說,這部管絃樂小品參考過蕭斯塔可維奇的同名作品,主要在樂曲的曲式结構上(奏鳴曲式)有所借鑑,但内容極具中國風味。
阿龍.阿甫夏洛莫夫出生在西伯利亞富裕的猶太人家庭。創作於一九三四年的交響詩《北平胡同》是作曲家對古老的北京城(當時名為北平)的聲音和景象的回憶。作曲家之子表示,在交響詩中呈現了這樣的北京印象:「我們走過 『北京的』大街小巷,從日出到黄昏。在街頭小販的叫賣聲、走街串巷的理髮師和磨刀工的攬客聲、商人在貨攤前的歌聲中,古城逐漸醒來——一切相互交織,愈來愈響亮。」
金三角組合 為藝術節開場
同台演出的亮點除了大陸僅十二歲的天才鋼琴家王雅倫外,尚有台灣旅美中提琴家李捷琦。據《紐約時報》的描述,李捷琦的演出是「沒有瑕疵的演奏技巧,配合有自信的音樂才華及可圈可點的演奏天分。」《絃樂》雜誌也稱其「是他這一代的超級巨星」。一九九六年,他贏得Concert Artists Guild 的比賽,成為該項比賽五十年來年紀最輕的得獎者。李捷琦在Lionel Tertis國際中提琴大賽、William Primrose中提琴比賽都得到極佳獎項,因而獲得國際樂壇高度重視。李捷琦以獨奏家身分和許多樂團合作演出,包括堪薩斯市交響樂團、聖地牙哥樂團及洛杉磯室內樂團。他曾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威爾演奏廳及Merkin廳,還有華盛頓的甘迺迪中心舉行獨奏會。
中國樂壇具有影響力的指揮,加上神童與超級巨星的金三角組合,將為海派藝術節開場。音樂會的菁英,對應上海的人文薈萃,共譜一場絕妙可期的「海上音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