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號
給外行人的第一堂身體練習課
那是一個記者會的場合,漂亮的演出彩排結束後,我說:「你們剛剛在台上,好像非常開心的樣子。」舞者大笑:「我們懂得如何去使用身體的每一束肌肉,但大多數人連怎麼動屁股都不會。」動屁股有什麼難的。我扭了一下。嗯,確實。身體離我好遠。 身體是迷宮,我們慣於生理囿於形體,把「動」的本能給丟失了,本刊以三堂「行內人」的紙上課堂,四位「外行人」的親身體驗,並梳理近年來舞蹈作品中的跨界表演者,請您不用擔心是否非得學習飛越大跨步旋轉三圈半才叫「動身體」,活過些許年歲,回來重新上一堂課,是身體練習,也是生活練習。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現象9:台灣新編京劇,對岸戲迷驚豔 題材創新深入角色內在 貼近當代吸引年輕族群
在台發展五十年的京劇,返回京劇發源地演出,竟讓中國觀眾大為驚豔!今年國光劇團與台灣新劇團帶著新編作品赴對岸演出,皆備受肯定,究其因由,國光藝術總監王安祈與新劇團製作人辜懷群分別指出:台灣京劇不高舉教化意涵,在題材上創新,深入角色內在,並透過多元劇場元素運用,打造象徵隱喻的舞台美學,都更貼近當代精神,特別能引起年輕觀眾的共鳴。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號
從疏遠到追求 回返「身體」的蜿蜒路徑
從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時發展的「身心二元論」,讓肉體被視為「低級的、沉重的、罪惡的」存在,長期受到宗教與神學的壓制,直到近代,身體才被肯定為人類認知的主體,成為了人最真實的存在證明。身體這座迷宮,在當代已經迅速召喚了各路專家、各式學科、各種議題集結,從藝術、美學,到哲學、社會學……扮演著論述中的重要角色。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現象10:「台新藝術獎」新制,是新定位還是新局限? 打破疆界回應社會 各種論述權力競逐
「台新藝術獎」從去年改換新制,打破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獎項的區分,同時在全年度的評選過程中,強調讓來自不同領域的提名觀察人(藝評人)以評論與社會對話。從「場域」的角度來說,台新獎自此變成一個更複雜的,各種論述權力競逐、混雜的評論空間;而另一方面,新制台新獎對藝術與社會連結的側重,是否會牽動新一波創作潮流?或是讓年輕創作者的基本功無法被看見?抑或是開啟了美學對話的另一個空間?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號
舞團開課之一 古名伸 即興就可起舞 身體沒有限制
由編舞家古名伸帶進台灣的「接觸即興」,可說是打破了舞者與非舞者的界線,回歸到身體,讓每個參與者都開始思索「我為何而動」,不但對編舞與表演有啟發性的意義,更形成了獨有的傾聽和訴說方式,透過肢體的語彙溝通,在互動的過程中以不同的視角認識自己和對方。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PAR People of the Year 簡文彬 肩負重責開疆拓土 帶領南台灣藝術啟航
曾經以「最年輕的音樂總監」之名帶領國家交響樂團,並長年參與歐洲各劇團的經營,簡文彬擁有的是寬闊的視野與豐沛的國際脈絡。在帶領南台灣表演藝術啟航,讓本地的泥土散出芬芳、更飄揚海外,PAR給予最深刻的期待。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PAR People of the Year 黃翊 早慧才華熠熠生輝 穩健踏上國際舞台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曾說他是天分絕佳的「可怕的孩子」,好些年過去了,這個稱號依然跟著這位已過而立之年的編舞家,雖早非孩子,但才華洋溢的「可怕」依然,多年累積的能量在國內外迸發,站在台灣舞蹈與科技結合浪頭上的黃翊,明年國際巡演將以美國紐約為起點,將對舞壇與自身創作產生何種質變,值得持續觀察。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號
舞團開課之二 無垢舞蹈劇場 放慢放靜 安住當下
沉靜幽緩的舞步,是無垢舞蹈劇場作品給觀眾的深刻印象,而這樣「向內看」的舞蹈精神,不止體現在舞作中,也延伸到對外招生的肢體開發班。學員一進入教室,就開始學著將腳步放輕放靜,從靜坐開始,體察空氣的溫度、地板的質感、他人的狀態、微細的聲音,由內而外,由外而內,……一心專注於身體的過程,外物恍然卸淨,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是安住當下的練習。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號
舞團開課之三 雲門2 讓日常身體輕鬆起舞
雲門2團的社區巡演,一般來說,會有一段示範演出,演出後,舞者帶大家做舞作中的簡單動作,然後邀請觀眾一起參與即興。最後的階段其實不強迫每個人都參與,也許這次不想,但下次就想了,也許現在不想,但身體記憶在。雲門2做的,不是讓每一個人都變成舞者,而是讓人們可以因為跳舞而開心,因為悲傷所以想跳舞。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PAR People of the Year 黃宇琳 表演之路不設限 成就「名角」指日可待
京劇是以演員為中心的表演藝術,一個好角兒可以撐起一台戲。台灣京劇發展向來傾斜,造不出明星、出不了名角。科班出身的黃宇琳,憑藉著先天資質,再加上後天努力,在不同類型的舞台演出中吸收養分,成為京劇界的新偶像,讓人足以期待,台灣下一個京劇名角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