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從莎士比亞到村上春樹 讓文學在劇場活現 蜷川幸雄的文學改編

精力過人的蜷川幸雄,劇場題材涉獵之廣,令人驚嘆,不只擅長翻轉西方劇場經典,也讓文學作品化成舞台上的精采演出,如改編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前川知大的《太陽》,甚至把莎翁喜劇《第十二夜》改編成歌舞伎版,明星演員加上精采詮釋,讓觀眾為之迷醉!!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掌鏡視角多變 戲劇張力迫出人性 蜷川幸雄的電影創作

相較於劇場作品,蜷川幸雄的電影作品算是相當少,迄今只有《青春的帆船日本丸》、《惡魔般的夏天》、《青之炎》、《伊右衛門之永恆的愛》與《蛇信與舌環》五部劇情長片。走出劇場的蜷川拍起電影,如同發現新大陸般地玩起了新玩具,完全不同的場面調度,一邊玩弄著鏡頭語言,同時又固守著戲劇的張力,以及演員詮釋角色的內在功力。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導演逼出精湛演技 舞台綻放熠熠星光 蜷川幸雄劇場的明星演員

閃亮亮的明星卡司,常常是蜷川幸雄作品的亮點,也是商業劇場的賣座保證。與劇場、影視圈關係都密切的蜷川,除了有平幹二朗、白石佳代子等劇場實力派撐起舞台表演基石,他更善用傳統藝能界的演員如野村萬齋,慧眼挖掘表演璞玉藤原龍也,甚至大牌如真田廣之也誠意求取與他合作的機會……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訪蜷川幸雄《哈姆雷特》男主角 藤原龍也:《哈姆雷特》是我的人生中難度最高的作品

清秀俊朗的臉龐,明亮卻透出深沉的眼眸——他就是藤原龍也,十五歲就出道演出蜷川幸雄的《身毒丸》,廿一歲首度扮演蜷川舞台上的哈姆雷特,也是日本戲劇史上最年輕的哈姆雷特。在舞台上精湛逼人的演技,連蜷川幸雄都讚譽他:「鬼氣逼人的演技,令人無法動彈。」睽違十二年再度扮演哈姆雷特,並將首度來台登上國家劇院舞台的他,在日本首演前抽空接受本刊電子郵件訪問,簡潔地道出他對《哈姆雷特》這個作品與角色的感想,與他對發掘自己的伯樂——蜷川幸雄的感覺與觀察。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新登場!最新《哈姆雷特》劇照特急版 搶先看一

蜷川幸雄最新版《哈姆雷特》甫於一月廿二日於日本首演,這是蜷川導演慶祝八十大壽之作,也是他第八度挑戰《哈姆雷特》這個劇本。演員卡司除了搭檔多年的老班底平幹二朗,還有他一手提拔的藤原龍也,以及老牌演員鳳蘭、美麗女星滿島光。蜷川幸雄歷經歲月淘洗的智慧與功力,將如何呈現在暌違廿二年的台灣觀眾面前,著實令人期待!趕在二月號截稿之前,本刊取得此次演出最新劇照,特以紙上秀形式呈現,以嚮讀者。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新登場!最新《哈姆雷特》劇照特急版 搶先看二

蜷川幸雄最新版《哈姆雷特》甫於一月廿二日於日本首演,這是蜷川導演慶祝八十大壽之作,也是他第八度挑戰《哈姆雷特》這個劇本。演員卡司除了搭檔多年的老班底平幹二朗,還有他一手提拔的藤原龍也,以及老牌演員鳳蘭、美麗女星滿島光。蜷川幸雄歷經歲月淘洗的智慧與功力,將如何呈現在暌違廿二年的台灣觀眾面前,著實令人期待!趕在二月號截稿之前,本刊取得此次演出最新劇照,特以紙上秀形式呈現,以嚮讀者。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新登場!最新《哈姆雷特》劇照特急版 搶先看三

蜷川幸雄最新版《哈姆雷特》甫於一月廿二日於日本首演,這是蜷川導演慶祝八十大壽之作,也是他第八度挑戰《哈姆雷特》這個劇本。演員卡司除了搭檔多年的老班底平幹二朗,還有他一手提拔的藤原龍也,以及老牌演員鳳蘭、美麗女星滿島光。蜷川幸雄歷經歲月淘洗的智慧與功力,將如何呈現在暌違廿二年的台灣觀眾面前,著實令人期待!趕在二月號截稿之前,本刊取得此次演出最新劇照,特以紙上秀形式呈現,以嚮讀者。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新登場!最新《哈姆雷特》劇照特急版 搶先看四

蜷川幸雄最新版《哈姆雷特》甫於一月廿二日於日本首演,這是蜷川導演慶祝八十大壽之作,也是他第八度挑戰《哈姆雷特》這個劇本。演員卡司除了搭檔多年的老班底平幹二朗,還有他一手提拔的藤原龍也,以及老牌演員鳳蘭、美麗女星滿島光。蜷川幸雄歷經歲月淘洗的智慧與功力,將如何呈現在暌違廿二年的台灣觀眾面前,著實令人期待!趕在二月號截稿之前,本刊取得此次演出最新劇照,特以紙上秀形式呈現,以嚮讀者。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號

在濃霧中找路、在遊樂場嬉戲 走入PINA的舞台符碼 舞台是一座深淵,她把我們推到邊緣

這是一面牆,沿著舞台前緣,在現實的夾縫間,蒼白而孤絕地高高矗立。 這是樹,這是水,狗奔跳至舞台中央,徘徊而憂傷的人抽著細細的煙。 這是笑,這是血,女人大喊砸我砸我。   這是碧娜.鮑許眾多符碼拼貼而成的浮世即景。 七公噸的高牆倒下時,一片沙塵裡,我想起瘂弦的〈深淵〉:   在剛果河邊一輛雪橇停在那裡; 沒有人知道它為何滑得那樣遠, 沒人知道的一輛雪橇停在那裡。   即將來台的《巴勒摩、巴勒摩》是她標誌性的舞台之一, 但斯人已逝,我們無從知曉舞台上那些不合常理的「雪橇」為何停在那裡。   還好我們還能獨家專訪碧娜的御用舞台設計師彼得.帕布斯, 藉本次機會,本期將聚光燈打在極致又瘋狂的舞台本身。 也藉三位國內舞台設計師之眼透視碧娜留下的一座座深淵,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亦以專文悼念。   沒人能如她,已走得如此遙遠,仍推著我們來到邊緣。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號

高牆、泥土、大瀑布 舞動人生的魔幻旅程 瘋狂、刺激又極致的鮑許美學

舞蹈大師碧娜.鮑許的舞台風景,總是讓觀眾瞠目結舌、驚嘆稱奇,不管是水汪汪的一方池塘,隨舞者激舞飛揚的一台泥土,或是潺潺流動的一泓瀑布,以及即將在國家戲劇院舞台上、轟然倒下的一堵空心磚高牆……鮑許的創作美學超越美醜,突顯人類底層的情感,也尖銳批判人性的荒謬,透過自然、生活真實的舞台再現,超越想像的舞台景觀,鮑許的作品給予觀眾深入刻寫人性的魔幻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