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走入PINA的舞台符碼

在濃霧中找路、在遊樂場嬉戲 走入PINA的舞台符碼 舞台是一座深淵,她把我們推到邊緣

(Laurent Philippe 攝 國家兩廳院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這是一面牆,沿著舞台前緣,在現實的夾縫間,蒼白而孤絕地高高矗立。

這是樹,這是水,狗奔跳至舞台中央,徘徊而憂傷的人抽著細細的煙。

這是笑,這是血,女人大喊砸我砸我。

 

這是碧娜.鮑許眾多符碼拼貼而成的浮世即景。

七公噸的高牆倒下時,一片沙塵裡,我想起瘂弦的〈深淵〉:

 

在剛果河邊一輛雪橇停在那裡;

沒有人知道它為何滑得那樣遠,

沒人知道的一輛雪橇停在那裡。

 

即將來台的《巴勒摩、巴勒摩》是她標誌性的舞台之一,

但斯人已逝,我們無從知曉舞台上那些不合常理的「雪橇」為何停在那裡。

 

還好我們還能獨家專訪碧娜的御用舞台設計師彼得.帕布斯,

藉本次機會,本期將聚光燈打在極致又瘋狂的舞台本身。

也藉三位國內舞台設計師之眼透視碧娜留下的一座座深淵,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亦以專文悼念。

 

沒人能如她,已走得如此遙遠,仍推著我們來到邊緣。

《PAR表演藝術》 第265期 / 2015年01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265期 / 2015年0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