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
第88期 / 2000年04月號
戲劇的vs.敍述的
敍述有其建構性及虛構性,但又於日常被人視爲承載眞理的媒介──這個奇怪的現象對大衛.馬梅特而言,是語言最令人玩味的地方。他認爲,說話是建構事實的行爲,也是一種表演的舉動,因此兩人對話就是戲劇動作,就...
第80期 / 1999年08月號
夕陽的魅力
豫劇和國劇的表演藝術就像夕陽的光輝一樣,深具令人難捨的魅力,但是少年人,有幾個懂得憂愁的滋味,有幾個像小王子似地愛看夕陽呢? ...
第81期 / 1999年09月號
向消逝的海派文化中心──「今日世界」敬禮
在沒有「兩廳院」的時代,「今日世界」的「七廳院」裡所曾演出的戲劇、曲藝團體不計其數,從當時的文化環境來看,這類表演場所本來就是國家應該支持的。「今日世界」密集、長期的表演活動堪稱大手筆,大概也只有...
第80期 / 1999年08月號
著作財產權(一)
不稱「表演著作」者,因係「指對旣有著作以演技、舞蹈、歌唱、彈奏樂器或其他方法加以詮釋。」由於不同之表演人對著作有不同之詮釋,亦具創意,故「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規定應保護表演人之表演&hel...
第86期 / 2000年02月號
著作財產權(二) 著作財產權之種類及存續期間
任何人未經語文、音樂等著作人或表演人之同意而於演出時予以錄音、錄影者,同時侵害語文、音樂等著作人及表演人之著作財產權(重製權)。 ...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期待一把野火,還是多幾口好灶?
........台灣的文化景象相對黯淡,野火的蔓延也許可以燒出一片紅通通的天色,卻不免最後還是慘遭撲減。多燒幾口好灶,或許反而可以烹煮許多小菜和佳餚,讓大家可以溫飽,也有機會得以體驗文化的美食。 ...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國際兒童民俗藝術敎育會議的聯想
大陸、美國、日本可以依賴其強勢的明星地位吸引國際注意,而台灣在文化上得要靠其整合最佳的資源、發揮高度的創造力、展現最佳的演技,才能轉移別人的眼光,進而得到別人的尊重。今年七月十七到二十二日在宜蘭舉...
第87期 / 2000年03月號
人間當有四月天
以《人間四月天》的收視熱潮,來討論公視的存在價値,就像以收視率不佳的冷門節目來評估公視的績效一樣不客觀。事實上,公視可以是大衆的、更應是小衆的,各類節目都有其需求,各種收視人口都應被關照;只是,在...
第79期 / 1999年07月號
回歸生命的眞實
抛棄世俗化的美感,直接探求生命的內涵,可以有多種方式,可是先要抛棄習慣上傳達美感的形式。沒有了固定的形式,就是不再有媒介,藝術家所能傳達的是一種觀點,希望觀衆打開自己的心眼,在現實世界、眞實生活中...
第87期 / 2000年03月號
攸關藝術未來的「守門人」
當我們進入公元二〇〇〇年,在敎改上九年一貫制課程改革將「藝術與人文」列入七大學習領域正要試辦的今年,我們必須面對「守門人」的重要性的問題。藝術界的人在從事藝術敎育時,必須有「學習者中心」的概念,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