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
第79期 / 1999年07月號
“……Ladies and gentlemen, the National Anth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
從音樂會的角度來看,一個音樂會從聽眾開始進場、演奏會開始、到終場結束,無論在音樂、氣氛方面都有其連慣性。而且無論是演奏家或演奏團體,在曲目的設計上都曾經過一番考慮。也就是說,每一場「認眞的」音樂會...
第83期 / 1999年11月號
缺席的社區
面對地理性的社區意識的缺席,文建會如果還以地理的觀念來思考、營造社區意識,失敗是必然的:以空中架樓的思考模式來解決空中架樓的現象,無異自我解構。 ...
第83期 / 1999年11月號
我們能做什麼?
公共電視在台灣的發展只有一年多,眞正能做什麼?才能將來自西方這個「公共領域」的觀念徹底「台灣化」、並且爲觀衆所接受,還在實驗和嘗試階段。這次的九二一災變,給了商業媒體許多即時展現機動能力的時機,同...
第77期 / 1999年05月號
台灣戲劇的快樂時光 「內台戲」的啓示與反省
「內台戲」的出現是台灣戲劇史的重要發展階段,起始於日治時期的一九二〇年代末,到七〇年代逐漸銷聲匿跡,在最鼎盛的五〇與六〇年代,全台灣從大城小鎭到窮鄕僻野到處都有職業劇團在戲院長年演出&hellip...
第76期 / 1999年04月號
政治的戲劇
當西方在大談戲劇的政治性時,台灣近幾年來的政治越來越具戲劇性;尤其是選舉的時候,原本的「政治秀」已經變成「政治秀場」。平常看一齣戲要花錢買票,政治秀場不但免費還強迫中奬。選舉搞出來的秀場雖然免錢,...
第73期 / 1999年01月號
可見與不可見之間
過去幾十年來不願被討論的傳統與現代之結合,總是受到傳統主義者與現代主義者夾擊,但觀衆才是最後的裁判,誰能得到他們的心,誰就掌握了先機。事實上雲門在國際上的重要成就,也正是因爲外國的觀衆在可見與不可...
第72期 / 1998年12月號
談表演藝術的保護
表演藝術,固經世界貿易組織及我國八十七年著作權法承認爲獨立之著作而予以保護,但因表演爲聲、光、形、色、影、音之乍現,究非如原著作內容之恒久,故有其性質特殊性。 ...
第76期 / 1999年04月號
著作人格權
我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際,對於著作權之尊重顯得無比之重要,但欲確保著作權之尊重,卻不得不以著作人格權之正確認知爲前提,否則極易罹於侵權而不知,易言之,認識著作人格權實係尊重著作權的第...
第73期 / 1999年01月號
山不來就我,我來就山 談靑少年戲劇推廣的重要
父母和師長認眞的對待戲劇活動,讓這些靑年學子在專業人員的輔導下共同體驗戲劇的創作、訓練、排演,最後將他們共同參與完成的作品公開演出,讓更多的人分享他們的體驗,創造共同的回憶。 ...
第77期 / 1999年05月號
被迫的喜悅心情 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硏討會
抱著被迫的喜悅的心情,我經常會有一些意外的發現,有些發現還能澄淸自己的錯覺。一個硏討會的成功,不是只求答案,而是能夠激發辯論,提出値得深討的問題、分享經驗和「英雄所見略同」的發現,或是因挑戰而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