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编辑的话 Editorial
专栏 Columns
- 挑战边界
- ☆<?:?卖夹仙24H选物贩卖小铺☆<?:?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解封!? 容「疫」挑战 大未来!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18
- 当前困境、近期挑战、启动未来…… 「疫常状态」下的10个可能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20
- 瘟疫可以是「危」,也可以是「机」 这只黑天鹅 加速「新常态」的降临 / 文字 茹国烈 香港资深艺术行政、前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行政总监 / 26
- 面对脆弱体质 汲取经验、打底优化 / 口述 朱宗庆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董事长 采访整理 黎家齐、李秋玫 / 34
- 以戏振兴,逆光出航 / 口述 辜怀群 辜公亮文教基金会执行长 采访整理 兆欣 / 35
- 以不变应万变 绝非后COVID-19时代生存之道 / 文字 陈树熙 作曲家、指挥家,现任台南艺术大学应用音乐系系主任 / 36
- 困顿之中,光之所在 / 文字 ?慧玟 云门舞集舞蹈教室执行长 / 37
- 「后疫情」仍过於乐观 须学习与病毒共处 / 口述 梁志民 果陀剧场创办人暨艺术总监 采访整理 吴岳霖 / 40
- 大象与蚯蚓:疫情后的表演艺术生态关照 / 文字 于国华 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行政与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 41
- 更柔软地去接受未知的挑战 / 口述 邓富权 策展人 采访整理 张慧慧 / 42
- 未来的剧场 虚实整合能力更形重要 / 口述 车克谦 灯光设计、光创演绎有限公司创办人 / 43
- 疫情的共同经验 启发更多共鸣 / 文字 魏琬容 OISTAT国际剧场组织执行长 / 46
- 只在黑盒子内运作,已经不够了 / 文字 吴季娟 剧场独立制作人 / 47
- 在变与不变中 「油麻菜籽」的省思 / 口述 孙富睿 一心戏剧团执行长 采访整理 吴岳霖、陈明纬 / 48
- 艺术存在的形式,不限於剧场 / 口述 杨乃璇 小事制作艺术总监,周一学校创办人之一,水瓶座 采访整理 张慧慧 / 49
- 让国家文化力 带动国家的品牌力 访文化部长李永得谈后疫情文化振兴 / 采访 黎家齐、吴垠慧 文字整理 吴垠慧 / 54
- 黄?俨 蔡明睿 想当YouTuber? 先听演奏家们怎么说 / 文字 李秋玫 记录整理 罗又莛 / 62
- 郑卜元 樊宗B 你VR了吗? 迎向未来的身历其境 / 文字 白斐岚 / 66
- 两厅院「不(只)在剧场」计画广发英雄帖 疫情催化下,找寻未来剧场的样貌 / 文字 齐义维 / 70
- 英国 争取援助、创意开发 表演产业积极救亡图存 / 文字 林大貂 / 78
- 美国 震开社会的裂隙 艺术生态改造的契机? / 文字 谢朝宗 / 80
- 德国 联邦政府的「文化重启」 不补贴艺术家的振兴方案? / 文字 郑安齐 / 84
- 法国 疫情突显结构性膨胀 「迫切结盟」划开想像 / 文字 王世伟 / 86
- 荷兰 智慧封城至逐步解封 迅速应变让艺术不止步 / 文字 赖德文 荷兰Nyenrode MBA研究生 / 88
- 日本 现实如荒诞派戏剧 剧场「物理性对峙」的难题 / 文字 李思汉 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助理研究员 / 90
- 韩国 新辟数位内容战场 资源分配争议延烧 / 文字 许景涵 梨花女子大学韩国学研究所博士候选人 / 92
- 北京 解封又再封 演艺寒冬穿越酷暑直入北极 / 文字 王泊 / 94
- 武汉 线上同步演出成趋势 酝酿功力等著「报复性演出」 / 文字 张武宜 中国武汉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 96
- 上海 解封之后的「疫」想天开vs.「艺」想天开 / 文字 李翠芝 / 98
- 香港 回不回得去? 从没退路中寻进路 / 文字 陈国慧 / 100
即将上场 Preview
艺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演出评论 Review
企画特辑 Special
话题追踪 Follow-ups
- 升级表演艺术图书馆 为民众与两厅院「搭桥」 专访国家两厅院艺术总监刘怡汝 / 采访 黎家齐、李秋玫 文字整理 谢依庭 / 122
- 疫波未平 祝融再起 访李永丰谈纸风车与剧场现况的「危」与「机」 / 文字 吴岳霖 / 126
- 回应当代社会 展现世代新态度 第十八届台新艺术奖与得奖作品 / 文字 王郁慈 / 128
- 照著口令「动作」 DIY家具的虚拟幸福异境 从《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演出看人的自我物化 / 文字 詹育杰 巴黎索邦第一大学美学与文化研究博士 /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