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拍陈锡煌十年 《红盒子》记录台湾布袋戏之美
由纪录片导演杨力州历时十年拍摄、最荡气回肠的匠人电影《红盒子》,将於十月十九日跃上大银幕,藉由镜头深入看见台湾布袋戏的兴衰变迁与布袋戏世家的矛盾亲情。
《红盒子》
10/19起正式上映
全台首轮上映戏院
INFO 后场音像纪录工作室 02-22128008
由纪录片导演杨力州历时十年拍摄、最荡气回肠的匠人电影《红盒子》,将於十月十九日跃上大银幕,藉由镜头深入看见台湾布袋戏的兴衰变迁与布袋戏世家的矛盾亲情,更展现老师傅为戏偶注入灵魂的掌中技艺,企图将传统布袋戏的独特魅力重新带回常民生活。
本片主角、现年八十八岁的陈锡煌,其父为一代掌中戏巨擘、亦宛然创始人李天禄。李天禄入赘前清举人陈维英的后代,陈锡煌随母姓陈,父亲巨人般的身影与异姓父子间的特殊关系,为两人种下了难解的心结。陈锡煌是台湾唯一获得文化部「重要传统艺术布袋戏类保存者」、「古典布袋戏偶衣饰盔帽道具制作技术保存者」两项国家肯定头衔的传统布袋戏大师,不甘传统布袋戏技艺被埋没,至今仍勤於教学推广传统艺术之美,为台湾播育文化种子。
这部关於台湾知名布袋戏世家父子情结的纪录片,为什么叫做《红盒子》呢?原来,剧团为了祈求演出平安顺利,总会虔诚膜拜放在「红盒子」里的戏神「田都元帅」。陈锡煌承袭父亲李天禄传下来的「田都元帅」,随身必带「红盒子」,盒里放著是对传统技艺的虔诚之心,但也是说不出口的父子亲情。
陈锡煌说,布袋戏虽然是中国传来的文化,但台湾的布袋戏文化发展比中国更好。「我一向对传统文化特别照顾,希望大家一起坚强的把台湾所有文化发扬,一起做得更好。而我一生最爱的就是布袋戏,我仍会坚持致力研究传承。」
杨力州表示,在这十年中,眼见传统布袋戏消逝及推广纪录片的诸多困难,无力感也是非常强烈。因此,他感谢中华文化总会的帮忙与文化部的支持,希望如今可以星火燎原,是改变的开始,让台湾社会不需要向「传统布袋戏」这样优美的文化说再见。
为了持续推广台湾布袋戏传统艺术,文化部文资局将在「人间国宝传习计画」、「传统戏曲接班人扶植计画」、「开枝散叶计画」增加预算,投入资源培育台湾布袋戏人才。
《红盒子》三字所隐喻的田都元帅,是布袋戏界供奉的戏神,相传他幼时被弃置於田梗,幸赖毛蟹吐z哺育才得以维生,因此戏界多不吃杀毛蟹以示对田都元帅的尊崇。有的田都元帅像上还会绘上毛蟹图纹,明示了田都元帅幼时的过往,也告诫训示戏班子弟需知饮水思源并心存感念之情。(文/亦宛然掌中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