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欣璇肢体击乐新面貌 内心与外在交战
打击乐家巫欣璇将举办「与影子散步」独奏会,除了展现一向擅长的木琴演奏实力,并尝试结合肢体击乐与其他各类乐器的演出突破,期待透过音乐传递深层的内心感受,在探索中蜕变。
2015巫欣璇打击乐独奏会「与影子散步」
7/3 19:30
台北 诚品生活松菸店――诚品表演厅
INFO 02-28919900#258
打击乐家巫欣璇将举办「与影子散步」独奏会,除了展现一向擅长的木琴演奏实力,并尝试结合肢体击乐与其他各类乐器的演出突破。她以多变的打击乐形式和内容为媒介,期待透过音乐传递深层的内心感受,在表演艺术的探索中尽情蜕变。
时隔近两年,经过了大小舞台历练,巫欣璇已不是乐坛新秀,如何突破自我?她与朱宗庆打击乐团艺术总监朱宗庆讨论演出曲目时,提出芬柯・葛洛波卡的《?肢体》,朱宗庆怀疑她体型瘦小皮薄,怎么打?结果,她的表现让朱宗庆赞赏,「虽然,今年演奏的曲目并不是未来就得朝这方向前进,但却是一项挑战。」朱宗庆告诉她,作为一名台湾优秀的打击演奏家,必须放眼全球,而巫欣璇即有如此优厚条件进军国际发展。
「对一位打击乐家来说,如果没有了键盘、鼓乐,我自己还能用什么方式表现给观众?」巫欣璇选择了《?肢体》,企图表达内在与外在、精神与肉身之间的冲突。一开始,她紧闭双眼,像似初生婴儿或刚出社会的青年寻找摸索阶段,一切都是那么新,然而,自己想做某些事,却又受到外力控制而产生矛盾;最后,经历不断地磨合,她强烈拍打自己的身体,而内在受到冲击后产生自然的反抗,「受到环境因素影响,我们过度压抑且包装自己,这时候应该破坏或重建,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好好和自己对话。」
至於另一首曲目赫苏斯・托雷斯的《普罗提斯》,则藉由肢体、人声结合金、木、革等三大击乐乐器元素,以快速强烈的节奏,展现如同变形虫一般变化莫测的织度,纤瘦身影与巫欣璇所发出的富含力道声响之间,形成了充满张力的视听感受。
此外,还包括张钧量改编自皮亚佐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夏》,巫欣璇表示:「尽管打击乐较难发出探戈般热情的弦音,但我将克服困难来做最好的诠释。」她也改编盖希文的经典作品《蓝色狂想曲》,以马林巴木琴演奏如同十指般的钢琴技巧,展现丰富的音乐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