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画特辑

PAR / 第238期 / 2012年10月号

转动大风车 Fun玩表演艺术!

一座巨型风车矗立在华山文创园区的草原上,参与的众人是推动的风,一起与冒险逐梦的骑士唐吉诃德,转动了台湾表演艺术的新能量。即将於十月六日至十一月四日登场的「华山艺术生活节」,今年以「风车」为精神象徵,在幕启幕落,刹那永恒的感动中,留下回忆,一起酝酿,一起茁壮,共同透过表演艺术,创造一个时代的美好。

PAR / 第237期 / 2012年09月号

跨领域不受限 洒落天马行空的幻想

PAR / 第237期 / 2012年09月号

德布西先生,一起「击」动吧!

PAR / 第238期 / 2012年10月号

与音乐艺术相伴 乐活人生的下半场

PAR / 第238期 / 2012年10月号

台湾宾士与夏日爵士 轻快摇摆的神奇魅力

PAR / 第213期 / 2010年09月号

盛治仁:过去都只看创作这端,现在也同时要看消费者这端--专访文建会主委从「2010华山艺术生活节」谈文创政策的未来

  去年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顺利在立法院通过,今年也就成为台湾的「文创元年」。除了日前已完成「文化创意产业旗舰中心」BOT案的签约,十月文建会也将在华山创意园区举办首届的「华山起艺—2010华山艺术生活节」,期待能长期经营为表演艺术市集,扩大表演团队的市场能见度。趁此机会,本刊特地专访文建会主委盛治仁,请他一谈举行「华山艺术生活节」的想法与愿景,以及近期文建会在文创政策上的规划方向。

PAR / 第209期 / 2010年05月号

多元互动的展示 映照时代的容颜--台北当代艺术馆策划 石瑞仁、林羽婕展现巧思

为了本次许常惠老师的联合纪念活动,台湾音乐中心(TMC)特别委托台北当代艺术馆(MOCA)规划了「那人.那歌.那岁月―许常惠逝世十周年纪念文件展」,一般文件展的形式皆不外乎是文件资料的堆砌,但是这一次透过当代馆馆长石瑞仁,与副馆长林羽婕的生花妙手下,许常惠的文件展全然跳脱了传统的文件展窠臼,这些史料、文献、影像彷佛被重新赋予了生命,一页页地活了起来。

PAR / 第165期 / 2006年09月号

演出先透视 透过黑白梵谷,重新思考剧场 王嘉明+王雅慧《文生・梵谷》

《文生・梵谷》将从梵谷的黑白素描画作出发,透过剧场寻找梵谷画作给观者的「共鸣感」。王嘉明说,每个演员都被赋予四个层次和状态,四种状态彼此也会如自画像般对话,是一种关系变化出来的突发性,有点企图把演员推到一种很抽蓄、癫痫的状态,像是一种魔性、一种附身,不断地快速变奏,呼应梵谷的精神处境。

PAR / 第165期 / 2006年09月号

演出先透视 以东方戏曲思维 解读达文西密码 戴君芳+施工忠昊《小船幻想诗》

昆曲小生杨汗如及现代舞者苏安莉在《小船幻想诗》首度合作,杨汗如将打破行当,兼饰生、旦二角,先扮女装,再改作男儿衣履;而苏安莉将以多种造型饰演杨汗如的影子,一个不安定、充满变数的影子,如影随行,亦步亦趋,彷佛达文西另一幅名作《施洗约翰》,以暧的眼神与手势,指向未知。

PAR / 第165期 / 2006年09月号

演出先透视 马格利特式的剧场幻术 郭文泰+毛牛《变成云的男人》

如何在剧场中达到「马格利特式的创作」?郭文泰说,比起平面绘画,剧场能做的事情其实多得多:「你可以让嗅觉、听觉……更多感官的东西进来,比方一个很罗曼蒂克的场景,却有肉烧焦的味道,或是一个美丽的画面却掺杂暴力……运用不同的感官,我们可以延续马格利特的概念做很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