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画特辑
PAR / 第268期 / 2015年04月号
光与风的无言剧
在户外环境的夜色、极大的新鲜感包拢之下,通过音乐的衬底与牵引,以及现场感官所能接收现场来自或远或近作品们的色彩、线条、形体、声响等,彷佛一个个舞台上的角色现身,虽然没有使用任何言词,仍可感知各个角色的鲜明性格,加上一些可见与不可见的动作、姿态、神韵,当下逐渐产生若干情境、互动、甚或可能的故事想像——让人联想起全然没有对白、充满戏剧动态与文本意涵的「无言剧」……
PAR / 第267期 / 2015年03月号
宿命、爱欲、原罪的漩涡 巴黎圣母院钟声再起 法文音乐剧《钟楼怪人》 睽违十年再访台湾
由法国、加拿大魁北克两地剧场菁英合作的法文音乐剧《钟楼怪人》,首演迄今十七年,演出足迹踏遍欧亚美洲各地,已被翻译为英文、西班牙、义大利、俄文、韩文、比利时等六种语言演出,英文版《钟楼怪人》受欢迎程度,让该剧在伦敦西区上演长达十七个月,被誉为「法语世界的《歌剧魅影》」。睽违十年再度访台,老将新秀的组合,风起云涌的时代,巴黎圣母院钟声再起,将激起怎样的灿烂火花?
PAR / 第267期 / 2015年03月号
素语者与艺术权利 关於「乔.伊拉克希的镜花园」
这个世界并不平静,它的风暴,不是驻足窗前欣赏的景致,更不是显眼立见,因为它平静地上演著,斯文骚动,处处都是,语言就是战场之一,陈界仁的《残响世界》与蔡海如策画的「镜花园」也是如此。这是艺术话语的伦理场域,介於作者与其塑像之间,它的平等从来就不是省事的平和,教义派的条列,而是实验性的,可以不断发明、戏耍探索的空间。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号
「不舒适的明日」与「土地计划」的对照记
当艺术家诉说政治议题,最重要的是能够以历史的眼光看见人是一个过程,游牧民族的人是旷野,工厂里的人变成机械,集中营里的人变成号码,大卖场里的消费者变成商品条码。从这个角度对照近期的两个展演,袁广鸣的「不舒适的明日」和三缺一剧团的「土地计划」,前者的优点,正是它抓住了今天的我们与灾难为邻的生存状态,而后者的盲点,是它虽然亲身走到环境议题的前线,但它对人的概念仍旧是古典、甚至是保守的。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号
马与人共同创作的剧场灵犀 卡瓦利亚剧团《梦幻舞马》
让编舞家林怀民赞赏不已、被美国资深谈话节目主持人赖瑞.金惊叹:「这是我看过最伟大的演出。」由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的卡瓦利亚剧团(Cavalia)的经典作品《梦幻舞马》,将在明年一月底展开在台北的精采演出。由太阳剧团创办人之一的拉图雷特创立的卡瓦利亚剧团,打造出人马表演的新境界,将马的习性放在训练与演出的第一顺位,顺性而为建立人与马的亲密关系,以马术、杂技、芭蕾、多媒体特效等,让马群玩耍、舞蹈、翻滚,它们奔跑,自由如风。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号
乐坛明星莅临放闪 罕见歌剧移驾香江 2015香港艺术节 「心水钟意」诚意推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香港艺术盛会——香港艺术节!今年从二月廿七日起跑,整整一个月的各式节目,要如何从中挑选,著实让人伤脑筋!本刊特邀资深看客、乐评人欧头来推荐他心目中不可错过的好节目,从音乐、戏剧到舞蹈,都是精选中的精选!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号
探戈女王莅临 狂热舞动南美风情 茉拉.歌朵伊探戈舞团《布宜诺斯艾利斯探戈》
原本修习古典芭蕾的茉拉.歌朵伊是阿根廷最知名的探戈舞蹈家,她集编、导、演於一身,是带领阿根廷探戈跃上国际艺术舞台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亦曾多次担纲阿根廷总统就职大典与国家重要庆典演出,有「阿根廷探戈女王」称号。明年一月她将带领茉拉.歌朵伊探戈舞团访台演出《布宜诺斯艾利斯探戈》,作品融合多种舞蹈与音乐风格,古巴的骚莎加上武术、特技,同时结合电子乐和作曲家皮亚佐拉的古典与爵士风格的乐曲,将让台北在南美风情中狂放沸腾!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号
《柯基托斯》多媒体电玩音乐剧场所引发的几点思考
《柯基托斯》作为一个实验性的多媒体电玩音乐剧场开启了许多思考的空间,尽管是一诉诸於表现数位影音的景观式「多媒体音乐剧场」,对於新美学思维与表现形式仍需有更深的思考。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柯基托斯》也开启了与商业展演结合的可能性,为文创式的创作注入一种新的思维。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号
Que sera, sera...XX婚姻变奏曲
多层次对位效果的巧妙经营,再加上一些倒叙的处理,使得剧情摆脱流水帐式的平铺直叙,而让「看似无味且重复的日常生活片段」显得活灵活现,气韵生动。笔者不晓得此剧的导演是刻意地去强调剧中「音乐性」,或是敏锐地、自然而然地在剧中流露出这种音乐倾向,无论如何,此剧由於它的音乐性,使得它层次丰富、生动鲜明,而不只是一群戏剧系学生们的共同习作而已。
PAR / 第263期 / 2014年11月号
以庸俗反对当下 让笑声减轻痛苦 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制作《大家安静》
今年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的秋季公演推出英国剧作家麦克.佛莱恩的喜闹剧《大家安静》,由资深剧场演员暨导演林如萍执导,导演陈培广担任戏剧顾问。《大家安静》的剧情呈现一个剧团演出的前后台荒谬情节,紧密的节奏不仅考验导演调度的功力,也考验演员的体力与技术。虽然没有特别想传达的人生哲理或深刻的社会议题,但《大家安静》却是近年来作者导向的剧场风潮折返以演员为核心的一次剧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