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精选
PAR / 第301期 / 2018年01月号
用台湾歌仔戏 演台湾历史武侠戏 明华园戏剧总团《侠猫》
歌仔戏虽是台湾本土剧种,但却多演绎中国历史为背景的故事,这次由明华园戏剧总团推出的新作《侠猫》,则是改编自作家施达乐的台客武侠小说《小猫》,演绎抗日义士林少猫的故事。编导黄致凯将现代剧与传统戏曲歌仔戏巧妙搭配,在多元跨界下,《侠猫》蜕变成一出有浓浓歌仔戏元素的台语音乐剧,在丰富的感官、精神体验中,强化了观众对台湾土地、人物的认同与印象。
PAR / 第301期 / 2018年01月号
影院观众来来又去去 诗意铺展三代母女情 人力飞行剧团《时光电影院》
继《地下铁》、《幸运儿》、《向左走向右走》后,黎焕雄四度将几米绘本搬上舞台,推出新作《时光电影院》,由周伶芝编剧、李焯雄作词,搭配陈建骐与HUSH共同谱曲。「这部戏刚好跟我的前作《星光剧院》相呼应——《星光剧院》是父子,《时光电影院》则是母女,电影院与剧院,都是黑盒子的隐喻关系。」黎焕雄说,藉电影院观众来去隐喻人生,创作团队将带领观众踏上这趟「勇於面对未来,不论未来会发生什么」的旅程。
PAR / 第300期 / 2017年12月号
《四季》 连结你我的世界 唱游四季―陈锐与泰雅学堂音乐会
担任今年两厅院驻馆艺术家之一的台裔小提琴家陈锐,造访了新竹尖石乡「泰雅学堂」的小朋友们,也激荡出将在十二月初演出的「唱游四季」音乐会。山林的自然景致、鸡犬相闻的田园风光,还有原乡孩子的纯真与音乐,让陈锐想到韦瓦第的经典《四季》,於是透过这部歌颂春夏秋冬的作品,与原乡歌谣揉合,联系起他与泰雅孩子的音乐世界。
PAR / 第300期 / 2017年12月号
才情睥睨当世 敢爱敢恨超越时代 台北新剧团《清辉朗照X李清照与她的两个男人》
从《知己》、《京昆戏说长生殿》,到今年的《清辉朗照》,这是李宝春第三次融合京昆两个剧种的探索。《清辉朗照》以宋代女词家李清照为题,聚焦在她的两段婚姻,女词人敢爱也敢恨,宁可坐牢也要休夫……透过昆曲的抒情来说李清照与第一任丈夫赵明诚的恩爱,用戏剧性强的京剧来演她与第二任丈夫张汝舟的冲突,听觉丰富,人物性格也更立体、多面。
PAR / 第300期 / 2017年12月号
饭桌上的「世间情」 极致扭曲的这群人 四把椅子剧团《遥远的东方有一群鬼》
继将契诃夫经典《三姊妹》重写为《全国最多宾士车的小镇住著三姊妹(和她们的Brother)》后,编剧简莉颖与导演许哲彬这次则瞄准易卜生的《群鬼》,将之续写并扩增为《遥远的东方有一群鬼》,以另一个小镇里的另一个家庭为本,在剧情历时两天、共七场戏里,让观众看到这一群在儒家礼教、长幼观念框架下极致扭曲的人……
PAR / 第299期 / 2017年11月号
灰阶童趣到大师经典 身体美学的执迷追求 编舞家孙尚绮《Spur/溯形》《摄影师》登台
长年在欧陆发展,作品也备受肯定的编舞家孙尚绮,集舞者与编舞者於一身,坦言自己「对身体美学的追求非常疯狂。」他这个冬天特地返台,带来两出作品《Spur/溯形》与《摄影师》,分别与贝艾特.福瑞和菲利普.格拉斯的音乐互动,观众将可一览他如何让舞者身体与音乐驰骋、抗衡、游刃有余……
PAR / 第299期 / 2017年11月号
在停车场里 重新丈量与世界的距离 两厅院驻馆艺术家Baboo《重考时光》
《重考时光》是导演Baboo「视觉艺术介入剧场」的系列作第三部曲,他与视觉艺术家周育正合作,在两厅院地下停车场演出。这是个关於空间的命题作文:停车场是什么、在停车场又能做些什么?Baboo的回应是「非地方」,并以日本观念艺术家河原温的作品为灵感出发,将停车场这个「不属於使用者」、具有过渡时空特性的场地概念,延伸到受世界重大事件交织渗透的个人时间轴。
PAR / 第299期 / 2017年11月号
音乐群英细腻对话 展现室内乐高度艺术 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再访台湾 缔下合作之约
暌违台湾十年,今年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在两位艺术总监吴菡与大卫.芬柯的率领下,与多位乐坛菁英演奏家展开亚洲巡演,五月起点与十二月终站都选在台湾,让乐迷聆赏具高度艺术性的室内乐;并将与巴哈灵感音乐文化协会合作展开「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亚洲巡演暨人才培育推广计画」,在每年十二月的第一周展开,将透过演出、讲座、工作坊、演前导聆等活动,让学生与大师们近距离学习。
PAR / 第298期 / 2017年10月号
科学与艺术的共振 苏文琪迈向创作新里程 一当代舞团《全然的爱与真实》
源於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驻村经验,编舞家苏文琪看到科学家以各种实验数据分析物理现象,不断自我批判,如艺术家面对创作,「科学家与艺术家很像,都提出未知的假设,用很多东西去佐证,追求真相,或事实。」在CERN探究微观世界的研究中,粒子是科学家们的单位,苏文琪也试图将舞台元素分解为最小单位,《全然的爱与真实》回应了科学家研究假设所投入的信仰与执著。
PAR / 第298期 / 2017年10月号
在一个家中 看见潮汐般的岛屿人物故事 无独有偶工作室剧团《微尘.望乡》
《微尘.望乡》始於导演郑嘉音长期关注「台湾新住民及国际移工」相关议题而发起的制作。剧组邀请金钟奖编剧詹杰合作,联合了六位女演员及设计团队,一齐打造出了这部结合光、影、偶、人、物而形成的交响剧作,除了为议题发声,也开启一段关於小人物内心世界里那真诚、柔软又韧性、充满了笑与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