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号
是建立在苦难上的艺术,还是最佳的慈善公益? 德国当代剧场的难民课题
难民潮对德国剧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剧院打著艺术自由与人道主义的两面大旗,大肆地扩张其政治社会影响力,新型的政治剧场俨然在酝酿形成中。当边界被打开的同时,德国戏剧艺术面临了新的挑战,进入了一个不确定的灰色地带,到底艺术能不能「呈现」他人的苦难?能不能为「他者」代言? 要如何呈现,如何代言,才不会陷入种族歧视与殖民主义的陷阱之中,才不会成为某些人的政治工具?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号
以挑衅的幽默 抚平历史伤痕 柏林当红导演雅叶.洛能的戏剧特色
将带领柏林高尔基剧院访台演出《共同境地》Common Ground的德国当红导演雅叶.洛能,出身以色列戏剧世家,她用纪录剧场的形式,与演员互动、创造出最后舞台上的呈现,而她所瞄准的题材,都是涉及屠杀或迫害历史、种族仇恨、文化歧见等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政治地雷。但与其说洛能的戏是打破禁忌、敢於挑衅的政治性记录剧场,不如说是,带领观众进入一场治疗内心伤痛之旅。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号
专访《共同境地》导演 雅叶.洛能 在剧场中探索真实与虚幻的界线
即将在九月访台演出的《共同境地》,找了五位在前南斯拉夫种族相残下劫后余生、后在柏林安身立命的演员,让战争的受害者与加害者的后人,一同回到故乡,寻找共同的历史记忆。身为以色列人、定居德国创作的导演雅叶.洛能,为什么选择这个与她出身背景距离遥远的题材?趁此机会,本刊专访这位当红导演,请她一谈其剧场创作理念与《共同境地》的工作过程。
PAR / 第52期 / 1997年03月号
舞台设计的世界
舞台,是表演艺术一展风华的场域,舞台设计是追求艺术表达不可或缺的一环。三月份李名觉作品回顾展,涵括他三十年来剧场设计作品。国内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和实际现况又是如何?近来国内表演团体相继受到世界的瞩目,但对於演出不可或缺的舞台设计与技术部分,是否也获得同样的重视? 我们从和表演团体的合作关系、学习的过程、设计理念的阐述,尝试藉此摸索出作?一个专业的舞台设计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PAR / 第51期 / 1997年02月号
碧娜.鲍许
一般的艺术家反省当下的文化现象,伟大的艺术家超越、开创一代美学;世纪的跨越之际,三位重量级剧场大师分别来到了台湾生於1940的碧娜.鲍许、1942的菲利普.格拉斯及1943的梅芮迪斯.蒙克不到六十岁的他们,将是迈开21世纪跨栏第一步的先锋。 「或许我不应该去试著理解我的想法,而应该著重我的感受。毕竟我仍在从事创作的过程,我完全无法得知结果会如何。」
PAR / 第53期 / 1997年04月号
音乐剧,亚洲发烧!
近两年来音乐剧在亚洲发烧,不但香港连续三年推出的《猫》、《歌剧魅影》、《孤星泪》吸引了无数台湾观?前往观赏,港台两地也有不少的音乐剧创作。四月,台湾还有《美女与野兽》、《乞丐与荡妇》,以及绿光剧团的《结婚?结昏!?办桌》即将上场,而百老汇名剧《猫》也传暑假来台演出。「音乐剧好卖!」但制作或引进音乐剧背后触及什么样的市场条件及创作考量?我们展开跨国追踪,希望以亚洲―台湾―香港、市场与创作,不同的观点?读者俯视报导亚洲的音乐剧热。
PAR / 第50期 / 1997年01月号
十年演艺 两厅辉映
「一九九七」对中国人来说,除了代表香港政权的转变,对台湾也是解严十年的重要里程。在表演艺术方面,十年前,一九八七两厅院正式?用、两岸开放交流、报禁解除、文化版面出现……等等,都对这十年来表演艺术生态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这台湾前所未有的十年精采演艺史中,两厅院无疑地「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本期,我们就先从两厅院出发,回顾历年来演出的节目,及所发生的难忘点滴,对两厅院仍不熟悉的读者,可以与我们再走一趟纸上的导览。之后,我们将在九七的上半年,陆续从不同角度回顾这十年演艺发展。
PAR / 第50期 / 1997年01月号
两厅院节目分析
PAR / 第56期 / 1997年08月号
新象二十
新象自一九七八年创始,今年正迈入第二十年,二十年的风云录不但缩影了台湾的表演艺术史,新象拿下的许多第一,二十年来仍无人能及。而这张成绩单背后的第一状元却是曾经拒绝联考、行事充满争议的许博允。《表演艺术》本月要细数新象的第一、体验许博允,回顾这二十年的表演史,也听听艺文界给新象打的考绩。
PAR / 第52期 / 1997年03月号
密探东方身体观
让身体从「西方」的训练中解放出来,寻找一个「东方」肢体观,是近十年台湾舞蹈界兴起的潮流,一时「气、身、心、灵」成了一门「玄学」,编舞家的说舞,让初探者如陷五里雾。「东方身体观」到底是什么?如何自开一门,找到创作的新出口?我们以创作者、旁观者两种观点,希望切放出一个角度,让读者能「拨云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