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

PAR / 第335期 / 2020年11月号

现代变身

二○一四年的台湾,有个可爱的昵称是「妖怪元年」,开始有创作者/团队借用妖怪的概念从台湾过去的传说里寻找他们,甚至开发出不同接触妖怪的方式,有小说,有桌游,有电视剧等。妖怪逐渐从过去的时空里被找到,然后顽皮也多变的他们,开始变身成不同样子,与我们相会。 其实,妖怪好像不大可怕吧? 第二站,帕帕追著妖怪们的足迹回到现在,拿出放大镜,看看他们到底在哪里?

PAR / 第335期 / 2020年11月号

妖怪元年.文艺复兴 台湾妖怪的跨界交响 本土奇幻在当代发声

二○一四年是「台湾妖怪元年」,从这一年开始,学术界、创作界开始出现诸多相关作品。而这波潮流也是「台湾妖怪文艺复兴」。因为事实上,百年以前,本土的妖、鬼、灵、怪等故事,就显现於民俗文化,甚至在文学、艺术层面上有所开拓。而今「妖」风盛行,更激荡台湾各领域的创作,虽然「台湾意识」的崛起是重要原因,但妖怪具多种面向,呈现人们潜意识,无所不在,同时又千变万化,刺激人们的想像力,更是刺激创作的主要因素。

PAR / 第335期 / 2020年11月号

当代剧场 剧场里寻妖 转动解决人类问题的钥匙

妖怪作为复杂人心的隐喻,是许多现代剧场创作者创作的入径,在台湾的当代剧场中,除了儿童剧常出现的可爱妖怪外,也有如拾念剧集化用《山海经》打造的「超神话」系列,另针对台湾在地奇幻素材发展的有鸡屎藤舞蹈剧场《府城仙怪志》、《府城夜话》,再现剧团的《物怪之里》,还有凭空想像创造妖怪的《雪峰村上的恶人庙》。妖怪在剧场里的诞生,多是为了解决人类无法以「人类」身分於这个世界处理的问题,是创作者自身的投射,藉此转动解决人类问题的钥匙……

PAR / 第335期 / 2020年11月号

当代戏曲 肉身有限妖不成妖 翻腾怪美赢喝采

传统戏曲以敷演历史与民间传说为主,《西游记》、《白蛇传》等等妖怪主角的戏码遍布各剧种,不管妖怪角色正派反派,总是能以精湛身手赢得戏迷大大喝采。真人扮妖有限制,台湾布袋戏偶发挥奇想,造型声光更是尽情挥洒。台湾歌仔戏的妖怪戏不多,但以演出神怪戏出名的明华园就有不少经典角色。国光剧团的新编戏也做过《狐仙故事》,狐仙三世变女又变男。擅长胡撇仔风格的奇巧剧团把日本妖怪也搬进戏里,《鞍马天狗》造型创意又吸睛……

PAR / 第335期 / 2020年11月号

视觉艺术 从「幽灵潮」到「妖怪热」 翻掘土地的记忆

在当代视觉艺术领域,艺术家先是以「幽灵」为喻,回溯岛国历史中种种创伤经验,透过影像叙事,让过去深藏的各种记忆重新复现与行动。而随著妖怪调查研究的相关出版,视觉艺术也迈入这个热潮,以跨界的方式生产属於在地的对话。虽然这一系列以妖怪作为方法的艺术实践,带来对於历史、文化建构的想像路径。但这之中始终有一个区块,是我们可能需要商榷的事情,即精怪和超自然、死亡之间的关联性。

PAR / 第335期 / 2020年11月号

想像转生

帕帕发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妖怪,其实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 从乡野奇谈、民间故事开始,妖怪不只穿梭於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同时也被人用讲的、用写的各种方式留了下来;到了现代化的都市里,好像渐渐看不到他们了,但帕帕发挥了特派搜查员的超级功力,找到了他们——寄宿於人的心中、大楼之间,甚至是任何地方,成为另种传说。 想像,好像是妖怪成长的养分,甚至我们也在里头托付了不敢说出口的种种——妖怪,就在想像中转生。所以,我们去看看艺术家们能够创造出什么妖怪呢?

PAR / 第335期 / 2020年11月号

创作者的妖怪想像 「囤姬」 恐惧别离,囤积记忆

PAR / 第335期 / 2020年11月号

创作者的妖怪想像 失眠夜里 无限放大的电风扇叶

PAR / 第335期 / 2020年11月号

创作者的妖怪想像 硫磺烟雾,幻想成物

PAR / 第335期 / 2020年11月号

我们出发,一起到剧场找妖怪!

妖怪,还躲藏在哪里呢? 还是,他们早在身旁窃笑,是我们太过迟钝呢? 妖怪搜查线的最后一站,为了避免被妖怪笑我们蠢,身为特派搜查员的帕帕将光明正大的(?)提供几条妖怪即将於剧场里现身的线索,足迹遍布台北、台南、高雄等地。 你,准备好了吗?接下来的任务交给你了!属於你的寻找妖怪大冒险立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