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活志
PAR / 第324期 / 专题
朱宏章 严谨规律里的款款柔情
演电影又要演剧场,还要教表演、担起戏剧系主任的行政工作……最近因当红电影《返校》中「白教官」一角备受瞩目的朱宏章,面对生活的多头与繁杂,他则以至为严谨的行程规划应对,不同於他人仰赖科技工具,他最爱的是印有横线的手帐,一律用铅笔整齐书写,用不同记号标示意义……手帐中还夹著两张老照片当书签,严谨规律里也沁出款款柔情。
PAR / 第324期 / 艺@展览
解构框架 展现当代亚洲的多元
国立台湾美术馆主办的「亚洲艺术双年展」,以「来自山与海的异人」为主题,担纲策展的台湾艺术家许家维与新加坡艺术家何子彦,以「赞米亚」的山地和「苏禄海」为策展指涉的地理和隐喻对象,邀请来自十六个国家、卅组艺术家及团队,透过绘画、装置、录像、行为表演、工作坊等,展现当代亚洲的多元世界,探讨人与自然、历史、科技等之间的关系。
PAR / 第324期 / 艺@电影
经典不朽 以电影致敬
不管是文学、剧场或电影,「经典」就是爱好者共同记忆的汇聚点,这个月有多部从经典出发、向经典致敬、或描绘经典背后主人翁的电影,如首度登上银幕、大咖云集的音乐剧电影《猫》,搬演《绿野仙踪》电影女主角、《大鼻子情圣》剧作家人生故事的《茱蒂》与《巴黎小情圣》等。
PAR / 第324期 / 艺@CD
乐团之外 以琴诉衷
在交响乐团之中,排练与演出虽以指挥马首是瞻,但稳定全团军心,首席更是肩负重任。不过走出大乐团的他们,又会想用音乐说些什么?这组「NSO首席之声」系列,在乐迷敲碗多时后终於现声,吴庭毓与李宜锦双首席的「出辑」,正巧是一男一女、一成熟一甜美的完美配搭。
PAR / 第324期 / 艺@书
黑白琴键后 钢琴家的音乐人生
从二○○七年出版至今,乐评人焦元溥的《游艺黑白》再度增订出版,从上下集两本,到一套四大册,除原有卅位钢琴家浓缩与更新内容外,更添加了五十三位钢琴家及一位大提琴家,总计收录一百零六篇访问、一百零九位音乐家。焦元溥说:「我只挑『我喜爱』和『我有问题要问』的钢琴家。」受访钢琴家的剖腹回答,构筑了精采的历史,也让此书成为最有用的音乐工具书。
PAR / 第323期 / 专题
打开音乐厅 声学说给你听
看不见的建筑 音乐厅的必须 ——访建筑声学大师徐亚英 能为音乐家说话的 就是「好琴」 ——两厅院「音乐厅传奇:名琴.选位.大解密」 「演」一场建筑声学 让你听见音乐厅 ——「建筑声学大师徐亚英与NSO,带您聆赏卫武营」 每个人,都是浴室里著名的歌手! 把哗啦啦的流水当掌声,升起的蒸汽当干冰, 抓起莲蓬头当麦克风开唱, 不知为何就是这么感人肺腑,忍不住声嘶力竭、自动安可不断。 事实上,不是丹田练得有力了, 而是浴室空间、反射、材质等将歌声化妆修饰得完美无暇。 放大到音乐厅不也是一样, 有了好琴、有了好设计,就能让优美的乐声在空间里飞翔。 不了解? 那么就趁北高两场讲座音乐会,让钢琴家卢易之和建筑家声学家徐亚英, 和我们一起打开音乐厅,把声学说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