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活志

PAR / 第187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大马士革弯月

正午阳光晒地空气干燥且高热,住民几乎都躲进屋内或阴凉处,我仍兴味盎然地味追逐著檐间、墙角、窗棂、蔓生的绿藤、晾晒的织花地毡或一张倾倒的椅子的光影变幻频按快门,像要记下什么或说求证什么,我试著弥合张看与想像中的大马士革,如果有所谓乡愁,大约就是这种裂隙间的来回凝视与映照吧。  

PAR / 第185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张瀚心 乐香门第 台湾赴义学制琴第一人

在国内乐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小提琴师傅张瀚心,无论是修琴或制琴的技术皆十分高超,在圈内口耳相传下,拥有极高的知名度。来到工作室见到一把把的提琴高挂、琴盒相叠,就可以感受到这位提琴医生对乐界琴生们的重要性,而张瀚心本人更是热情非凡,永远为著生病的提琴,敞开大门……。

PAR / 第186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蔡孟峰 期待以企业之力 让世界更美

台新银行在艺术领域上的耕耘有目共睹,除了设立台新艺术奖、深耕台湾当代艺术外,更大力赞助多类艺术演出,包括近期将访台的音乐剧《狮子王》,及之前两厅院的《歌剧魅影》、广场艺术节等等,让这个企业给人与「美」关系深厚的印象。总经理蔡孟峰不只爱好艺术,也身体力行节能减碳,更以推动种树环保,希望以企业的力量唤起大众注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地球。

PAR / 第185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音乐为笔,写下这块土地的爱与泪

在这个世纪里,音乐已经不再是为耳朵服务了,灌注了思维,陈述著故事,从热血青年、从坚毅女子、从诗人、从艺术家的眼中凝结。杨祖s的《关不住的歌声》记录了那个压抑年代的呐喊,《甜蜜的负荷》把农民诗人吴晟对生命与土地的关怀化为歌曲,细细聆听,可以体会那刻印在人心中的痛与爱。

PAR / 第185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按下快门的瞬间

战地摄影师拍下的那些惨不忍睹的照片,究竟是为了激起同情、良知、对和平的捍卫,还是为了满足大众媒体的邪淫趣味?战地摄影记者成就的,是个人风格艺术、新闻报导奖杯,还是时代的影像见证?英国战地摄影记者唐.麦库林的自传《不合理的行为》与西班牙作家阿图洛.贝雷兹-雷维特的小说《战争画师》,都直接站到第一线,思索战地摄影记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

PAR / 第185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生命没有解答 但有其他选择

这个月有两部改编自真实故事的新片:《寂寞钢琴师》与《浮华陷阱》,前者是无法通过幼年目睹母亲死亡而自责一生的钢琴师,后者是乱伦弑母事件;生命从不简单,而西班牙导演胡利欧.麦登(Julio Medem)则在新片《安娜床上之岛》之中,给了我们前世今生的解答。

PAR / 第186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舞谱 动作的无字天书

你知道舞蹈也可以用舞谱记录吗?你看过舞谱长什么样子吗?你知道舞谱怎么读、又是怎么用的吗?本刊特别专访两位舞谱专家:台北艺术大学舞蹈学院院长王云幼及艺术与人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平珩,为大家解开舞谱的秘密。

PAR / 第187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谱务 为演出打底,为音乐存史

PAR / 第185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两个剧场人演电影

在出租店新片架上对望的两部片,两个都曾经创办剧团的剧场演员,也许从来没料到这一天,亚陶要透过这样辗转的过程被台湾观众看到,而香港戏精詹瑞文,也透过这片增加剧场外的能见度。

PAR / 第187期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妹尾河童《窥看舞台》书摘抢先读! 骗术

以「窥看」系列散文名闻台湾的日本作家妹尾河童,其实另一个身分正是与表演艺术息息相关的「舞台设计家」,曾获「纪伊国屋演剧赏」、「山多利音乐赏」、「艺术祭优秀赏」、「兵库县文化赏」等众多奖项肯定的他,并非设计科班出身,却以自学与才华,活跃於戏剧、歌剧、芭蕾舞、音乐剧、电视等表演艺术的舞台设计。即将在台推出的新作《窥看舞台》正是他最接近他的「专业」的一本散文,以他一贯趣味幽默的文笔,带领读者「窥看」舞台幕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