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專欄 Columns
- 演員的庫藏記憶
- 講古—舞思舞想
- 一字一劇場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 馬水龍 獨一無二的音樂俠客 / 文字 顏綠芬 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博士、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 / 28
- 好的作品永遠是明天的事情 馬水龍的最後創作——繪畫 / 文字 陳漢金 音樂學者 / 34
- 從傳統汲取養分 打造東西混搭風潮 馬水龍的民族音樂理想 / 文字 陳中申 笛簫演奏家、前臺北市立國樂團指揮、南藝大副教授 / 38
- 昔時同窗 音樂路上的摯友 邱再興憶馬水龍 / 文字 李岳 / 40
- 邱君強與謝宛臻 接下棒子 為馬水龍延續「春秋」之業 / 文字 李秋玫 / 42
藝號人物 People
- 日本劇作家暨劇場導演佐藤信 戲劇就是「自由」 / 訪問 林于竝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系主任暨專任副教授 記錄整理 沈亮慧 / 44
- 臺北市立國樂團新任團長鄭立彬 為人生的每個階段全力以赴 / 文字 李秋玫 / 48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費黛里歐》 貝多芬唯一的愛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54
- 擺盪在崇高理想與激情愛戀之間 尋求救贖,是貝多芬唯一的愛 / 文字 林慈音 女高音 / 56
- 歷經九年三版本 由黑暗到光明的奮鬥過程 貝多芬如何成就唯一傳世歌劇? / 文字 蔡永凱 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博士 / 60
- 呼應時代氛圍 搭起統治者與市民的橋梁 理解《費黛里歐》 / 文字 羅基敏 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 / 62
- 女人救夫真英勇 上帝的審判最公正 《費黛里歐》劇情簡介 / 文字 林伯杰 金革唱片音樂總監 / 66
- 專訪《費黛里歐》導演 荷穆齊 飛越傳統的高牆 / 文字 沈雕龍 / 70
- 指揮與導演聯手 讓音樂更聚焦 NSO《費黛里歐》 翻新樂迷的歌劇體驗 / 文字 沈雕龍 / 74
即將上場 Preview
企畫特輯 Special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 從創作到現場 攪亂春水、活化春水 吳耿禎 ╳ 吳季璁 / 主持、記錄整理 王咏琳 / 82
- 他們,都在面對自己 何曉玫《假裝》與林文中《空氣動力學》 / 文字 樊香君 / 86
焦點專題(一) Focus
演出評論 Review
企畫特輯 Special
焦點專題(二) Focus
- 休館為了走更遠 國家音樂廳「微整型」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00
- 難敵歲月磨損 一切都為「回歸原有品質」 / 文字 李秋玫 / 101
- 以有限的資源 做最大的利用 訪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 / 文字 李秋玫 / 102
- 四大項目動手修 卅年廳堂要回春! / 文字 廖詩昀 音樂工作者 / 104
- 表演藝術「重鎮」 音樂場地何處尋? 檢視大台北地區的專業音樂廳 / 文字 賴家鑫 樂評人 / 108
- 關於音樂廳的天才十問 / 文字 李永忻 樂評人 / 110
話題追蹤 Follow-ups
- 設定核心目標 早早暖身才能啟動「藝」能 英國蓋茨黑德音樂中心總監安東尼.薩金特經營經驗分享 / 文字 盧家珍 / 114
- 穿越時空絲路的「無垢」 從日本看無垢舞蹈劇場《觀》的文化版圖 / 文字 邱馨慧 / 116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藝視窗 News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 專欄 Viewf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