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輯室報告 Editorial
專欄 Columns
- 演員的庫藏記憶
- 講古—舞思舞想
- 一字一劇場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藝號人物 People
焦點訪談 Interview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全球零時差 莎士比亞生日快樂 Shakespeare 450th Anniversary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37
- 八個問題,揭露你不知道的莎士比亞! / 文字 吳政翰 劇評人、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建構及劇場評論藝術碩士 / 38
- 他們不再忠於莎士比亞 但更愛莎士比亞 略談千禧年後的莎劇演出 / 文字 耿一偉 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 42
- 英國 莎劇故鄉熱潮不衰 創新手法展現新局 / 文字 魏君穎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文創中心博士候選人 / 46
- 德國 從「德國是哈姆雷特」 到「莎士比亞是德國的」 / 文字 林冠吾 柏林自由大學戲劇學博士後 / 50
- 法國 實驗劇場美學「寓言」 對當代社會提問 / 文字 王世偉 巴黎新索邦大學(第三大學)戲劇博士生 / 54
- 美國 紐約莎劇玩家競演 觀眾認真投入遊戲 / 文字 劉昌漢 紐約Theatre 80 劇院經理 / 56
- 台灣 跨文化、跨劇種 讓我們再靠近莎士比亞一點! / 文字 廖俊逞 / 60
- 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與蘇格蘭國家劇院共製 馬克白夫人沒發瘋? 《馬克白後傳》借古諷今 / 文字 許哲彬 英國皇家中央演說戲劇學院劇場碩士 / 64
- 莎士比亞環球劇院 不只是復古? 《仲夏夜之夢》跨時代與觀眾對話 / 文字 許哲彬 / 66
即將上場 Preview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 舞與樂──神奇遇合 有機無限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77
- 節奏的時間度量與數的運算 舞蹈與音樂的戀人絮語 / 文字 謝杰廷 音樂舞蹈研究、評論者 / 78
- 美國知名編舞家 再度訪台 比爾.堤.瓊斯 直覺舞蹈人性 聲響轉化創作 / 文字 王如萍 / 82
- 舞與樂—神奇遇合 有機無限/編舞現場 / 文字 李時雍 / 84
- 黃翊 音樂為底 構築舞蹈的建築景致 / 文字 詹傑 / 86
- 蘇文琪 傾聽自己 舞出當下身體情緒 / 文字 張慧慧 / 88
- 陳武康 在音樂與聲音之間 客觀地觀看身體 / 文字 李時雍 / 90
- 周書毅 呼應當下 發掘樂音裡的幽微密語 / 文字 詹傑 / 92
焦點專題(一) Focus
- 無「擊」不有! 現代擊樂面面觀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94
- 四海皆兄弟 擊樂一家親 / 文字 李秋玫 / 95
- 什麼都可能的打擊「樂器」 不「打」也成「器」 信手拈來皆好音 / 文字 葉靜怡 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博士候選人、嘉義大學音樂系兼任講師 / 96
- 擊樂作曲的多元路徑 音色、表演實驗不歇 「寫」「奏」激盪巧闢新境 / 文字 盧煥韋 朱宗慶打擊樂團團員 / 99
- 融合劇場元素的現代擊樂展演 又打又演唱作俱佳 聲光科技挑戰感官 / 文字 徐啟浩 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博士候選人 / 102
- 鼓舞發展當代新曲 跨界豐富視聽感動 台灣擊樂現況觀察 / 文字 賴家鑫 樂評人 / 106
- 擊樂新秀現身 舉牌推薦「我想看」! / 文字 李秋玫、那娜打擊樂二重奏、出入游樂、自由擊、Insomnia打擊三重奏 / 110
演出評論 Review
企畫特輯 Special
- AR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