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專題(一) Focus | 無「擊」不有!—現代擊樂面面觀/趨勢觀察

什麼都可能的打擊「樂器」 不「打」也成「器」 信手拈來皆好音

澳洲的說話打擊樂團將不同的媒材融合在表演當中。 (擊樂文教基金會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不是只有「敲打」才算是打擊樂,豐富多變的媒材與演奏方式,幻化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聲音表現。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各項器具,甚至人的身體、聲音,在擊樂家的創意巧思下,交織出另一番亮眼風貌。

《PAR表演藝術》 第256期 / 2014年04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256期 / 2014年0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