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焦點
- 不完全莎劇導覽手冊 談莎劇的舞台演出 / 文字 蘇威任(台大戲劇研究所研究生) / 4
- 德國舞蹈劇場的中堅份子 蘇珊.琳卡與蘭希.荷芙曼雙人組 / 文字 余能盛(德國柯堡Coburg歌劇院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及首席編舞) / 8
- 同時解放古典與爵士 鋼琴家尤瑞.肯恩(Uri Caine) / 文字 賴偉峰(媒體工作者) / 11
環球舞台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鏡頭下的凝視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29
- 風中舞影 將大自然與表演結合的李銘訓 / 文字 陳品秀(本刊編輯) / 30
- 忠於自我的告白 從直覺抓取靈感的林俊宏 / 文字 杜秀娟(文字工作者) / 33
- 台上台下皆風景 用鏡頭框架身影的陳建仲 / 文字 賴廷恆(新聞工作者) / 36
- 用快門摘採藝術之果 專業與敬業兼具的鄧惠恩 / 文字 賴廷恆(新聞工作者) / 39
- 建一座影像的秘密花園 追求創作挑戰的黃浩良 / 文字 錢麗安(特約採訪) / 42
- 兩台萊卡相機的故事 不按牌理出牌的謝安 / 文字 錢麗安(特約採訪) / 45
- 來自腦海的深刻影像 為台灣留下歷史影像的劉振祥 / 文字 劉守曜(本刊編輯) / 49
- 凝鍊動態之美 拍出舞者内心世界的鄧玉麟 / 文字 陳品秀(本刊編輯) / 52
藝術節
台前幕後
- 戲弄眞假之間 戲班子劇團《東施眼裡出西施》 / 文字 羅仕龍(特約採訪) / 64
- 虛擬神話的浪漫序曲 果陀劇場歌舞新作《看見太陽》 / 文字 楊美英(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研究生) / 66
- 大家作伙組劇團 郎祖筠組「春禾」、趙自強結「如果」的劇場之夢 / 文字 黃麗如(特約撰述) / 69
- 笑聲後面的省思 吳兆南談相聲的過去、現在、未來 / 文字 李元皓(國立台灣戲專兼任教師、大雅雜誌編輯) / 70
演出評論 Review
回想與回響 Echo
- 誰在乎時間? 談「光臨時間廊」中的編舞槪念 / 文字 郭定原(攝影、文字工作者) / 90
- 渡海之後,只有悲歌? 《刺桐花開》及《台灣,我的母親》觀後 / 文字 劉美芳(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