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輯室
讀者來函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 莎劇的昔顏與今貌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8
- 莎士比亞的劇場 / 文字 邱錦榮(台大外文系副敎授) / 10
- 賣酒起家的聲名 介紹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 / 文字 彭倩文(特約撰述) / 16
- 華麗而奇詭的冒險 皇家莎劇團的《錯中錯》新詮 / 文字 彭倩文 / 18
- 莎士比亞在歐陸 簡介五位歐洲導演對莎劇的詮釋 / 文字 楊莉莉(淸華大學外語系講師) / 22
入門
即將上場 Preview
- 繽紛的早春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37
- 葛瑞卡爾 神奇的低音提琴家 / 文字 徐淑鈴 / 38
- 聯管情人節音樂會 浪漫的婚禮 / 文字 鍾耀光(紐約市立大學理論作曲.打擊樂演奏博士) / 39
- 游走於塵俗之外 「光環舞集」的新作 / 文字 陳怡如 / 40
- 一個化理論爲實際文化的音樂家 黃自 / 文字 楊忠衡(《音響論壇》前副總編輯) / 41
- 用生命唱出的悲歌 寫在廖瓊枝演出《陳三五娘》前 / 文字 黃庭輔(任職國家電影資料館) / 44
- 來自靈魂的歌聲 荷西.卡瑞拉斯的歌路歷程 / 文字 劉塞雲(聲樂家、師大音樂學系敎授) / 46
- 老字號展「巴洛克」原味 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I Musici / 文字 徐淑鈴 / 49
近期演出
- 項祖華、張鑫華獨奏會 / 文字 薛玉娥 / 50
- 范崇毓二胡主奏 / 文字 薛玉娥 / 50
- 地方戲劇大展 / 文字 薛玉娥 / 50
- 「天打那」要令觀眾「失重」 / 文字 閻鴻亞 / 50
- 「神奇魔笛」詹永明 / 文字 薛玉娥 / 50
- 聯管音樂會──春風少年 / 文字 鍾耀光 / 50
- 劉守曜、吳美恩「個體戶聯展」 / 文字 吉訶德 / 51
- 兒童戲劇親子遊 / 文字 薛玉娥 / 51
- 台北豎琴四重奏 / 文字 薛玉娥 / 51
專題報導 Feature
- 藝術城市之旅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53
- 倫敦表演環境導遊 / 文字 張誌瑋(寄自倫敦) / 54
- 品特粉墨登場風靡倫敦 / 文字 正瑋 / 59
- 發現香港 新舊演藝場地的競逐 / 文字 周凡夫(特約報導) / 60
- 金絲籠裡會唱歌的鳥 香港當下文娛活動槪述 / 文字 馬森(戲劇學者,香港嶺南書院中文系客座敎授) / 66
- 九二年實驗劇展彙評 / 紀錄、整理 江世芳 / 70
- 熱鬧滾滾的第二屆台北國際兒童藝術節 / 文字 薛玉娥 / 92
專欄 Columns
- 審美敎育從何入手 / 文字 漢寶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 96
- 導演「主政」的得失 / 文字 馬森(戲劇學者,香港嶺南書院中文系客座敎授) / 97
- 民俗藝術進城 省博物館戶外民藝表演的意義 / 文字 韓國鐄(北伊利諾大學音樂系敎授、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客座敎授) / 98
演出評論 Review
- 以交流織錦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99
- 朱宗慶打擊樂團冬季公演「音樂劇場」 聽後感 / 文字 鍾耀光(紐約市立大學理論作曲打擊樂演奏博士) / 100
- 沈穩釀造「德奧」聲勢 / 文字 蔡登法(樂評人) / 102
- 浩浩〈黃河〉載不動馬勒悲情 評北京中央交響樂團 / 文字 廖年賦(聯合實驗管弦樂團副團長,藝專、師大敎授) / 103
- 芭蕾輓歌 對羅蘭.比堤舞作的一些看法 / 文字 平珩(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副敎授,「舞蹈空間」團長) / 104
- 重要的是去愛 / 文字 羅曼菲(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主任) / 106
- 空中的樹.枝葉婆娑 談《人間孤兒──1992年枝葉版》的演出 / 文字 杜捐(劇場工作者) / 107
- 劇場新人類的誕生 從「發條橘子」的兩場演出談起 / 文字 王墨林(身體氣象館戲劇坊主持人,文化評論者) / 109
- 以《肥皀劇》顚覆肥皀劇的台灣渥克 / 文字 壬維詰(劇場工作者) / 112
- 《徐九經升官記》座談紀錄 / 記錄 楊純靑 /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