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輯室
讀者來函
即將上場 Preview
- 豐饒的冬天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7
- 馬賽芭蕾舞的編舞者羅蘭比堤 一位改寫法國芭蕾歷史的人物 / 文字 蔡秀錦(留奧舞台設計及藝術碩士) / 8
- 阿毛與國王的歡樂耶誕節 / 文字 伍牧(前《拾穗》月刊音樂編輯) / 10
- 畫貓的小和尚 / 文字 陳台心(特約報導) / 15
- 紙風車大戰群牛 / 文字 吉訶德(特約報導) / 17
- 展現另類風景 皇冠迷你藝術節 / 文字 閻鴻亞 / 18
- 民心劇場春光外洩 / 文字 閻鴻亞 / 19
- 果陀的十二月 / 文字 楊純靑 / 21
- 劇場視聽新經驗「音樂劇場」 / 文字 鍾寶善(旅美劇場工作者) / 22
- 韓國的鶯鶯與張生 略述《春香傳》 / 文字 王士儀(中華戲劇學會會長) / 25
- 《紅梅閣》戴綺霞再現蹺功 / 文字 郭玉娟(特約報導) / 27
近期演出
- 藝院、文化戲劇公演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29
- 俄國十大芭蕾舞星盛會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29
- 中國民俗之夜麗晶登場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30
- 卡札列法國號室內樂演奏會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30
- 阿美族史詩歌舞劇展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31
- 《浮緣仙道》走向本土國劇風格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31
- 諸大明鋼琴獨奏會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31
- 北京中央少年兒童合唱團訪台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32
- 丹楓樂集簡琇瑜之夜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32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 流過民族的大河──國樂今昔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34
- 中國音樂的保存、繼承與發展(上) / 文字 林石城 / 36
- 台灣鹹魚怎麼翻身? 吳大江談臺灣國樂的現況與展望 / 採訪整理 區桂芝 / 41
- 中國大陸國樂之現況 二次京滬旅行隨想 / 文字 湯良興(旅美大陸琵琶演奏家) / 44
- 香港中樂團十五年來的成長變化 / 文字 夏漢華(特約報導) / 48
- 中國國樂在美國 / 文字 湯良興 / 51
入門
- 國樂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54
- 文化意義下的音樂認知 淺談中國音樂的欣賞 / 整理 本刊編輯部 / 54
- 談現代國樂團的編組 / 文字 李時銘(實驗國樂團指揮) / 55
- 中國樂器的分類與組合 / 文字 韓國鐄 (北伊利諾大學音樂系敎授、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客座敎授) / 58
專欄 Columns
里程碑
- 長靑的指揮家──蕭堤 / 文字 王立德(指揮家) / 63
- 德國大師──汪德 / 文字 王立德 / 65
- 跨越世紀的鋼琴家──霍佐斯基 / 文字 楊忠衡(《音樂論壇》、《愛樂人》副總編輯) / 66
- 鋼琴鬼才──顧爾德十年祭 / 文字 葉綠娜(鋼琴家) / 68
演出評論 Review
- 古典的創新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69
- 絶學不絶世 上海崑劇團訪台演出觀後 / 文字 陳彬(水磨曲集副團長) / 70
- 婉約甘美.張弛有致 喜觀《布蘭詩歌》 / 文字 容大超(藝術評論者) / 75
- 揮動聲音的手 訪《布蘭詩歌》指揮杜黑 / 文字 楊純靑 / 76
- 《阿詩瑪》的民族美學 / 文字 王墨林(身體氣象館戲劇坊主持人,文化評論者) / 79
- 解放的快感.鬥智的趣味 彭錦耀舞作顚覆了什麼? / 文字 羅曼菲(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主任) / 82
- 從槍手到高手 「聖馬丁」傳奇 / 文字 莊裕安(醫師、作家、樂評人) / 83
- 優雅融洽的人文氣息 評聖馬丁室內樂團八重奏 / 文字 廖年賦(聯合實驗管弦樂團副團長,藝專、師大敎授) / 85
- 爭戰還不夠殘酷 《漠.水鏡記》觀後 / 文字 林寶元(文化評論者,任敎於淡江大學大傳系) / 86
- 神笛陸春齡與新樂種 / 文字 陳中申(梆笛演奏家) / 88
- 強靱的生命力與激越的情懷 閔惠芬二胡演奏會 / 文字 林谷芳(民族音樂學者) / 90
- 「世態喜劇」喜從何來? 從「表演工具」看《溫夫人的扇子》 / 文字 司徒芝萍(政大英語系副敎授) / 91
- 行到水窮處 《無限江山》觀後 / 文字 王安祈(戲劇學者,淸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 / 93
- 身後是非誰管得 明華園歌仔戲《逐鹿天下》觀後 / 文字 曾永義(戲劇學者,台灣大學中文系敎授) / 95
- 談民心和藝院的兩齣演出──莎士比亞台北見 / 紀錄整理 姜秀瓊 / 97
專題報導 Feature
- 航越新世紀 葛拉斯與黃哲倫的歌劇《旅程》 / 文字 丁琮鈴(劇場文字工作者) / 105
- 小圈子的荒誕熱 1991年大陸戲劇評點之一 / 文字 林克歡 / 112
- 帶動文化立鎭的汐止藝術節 / 文字 王瑞裕(台北民族樂團團長,汐止文化立鎭顧問) /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