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輯室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 玉三郎與歌舞伎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6
- 玉三郎之美 / 文字 王墨林(身體氣象館主持人,文化評論工作者) / 8
- 芭蕾之星與歌舞伎之星的交會 Y.格瑞格勒布契與玉三郎的對話 / 譯 魯福尼(劇場工作者) / 12
- 日本歌舞伎緣起 / 文字 李永熾(日本史專家,台大歷史系敎授) / 16
- 歌舞伎女形身體論 / 文字 王墨林 / 21
- 女裝的擬態文化 / 文字 王墨林 / 24
- 坂東來台演出劇目簡介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25
專題報導 Feature
- 跨越時空的風景線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26
- 官方不官架──台北官方表演場地 / 文字 饒嘉齡 / 28
- 在聲光停駐的所在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28
- 探訪充滿生命力的民間表演場地 / 文字 本班編輯部 / 34
- 曹永坤東洋樂壇縱横談 / 採訪整理 陳怡如 / 41
- 東京劇場的風景線上 / 文字 王墨林 / 47
- 演出歌劇的深意──以彼德.胥坦導演的作品爲例 / 文字 楊莉莉(巴黎第八大學戲劇博士,淸華大學文學研究所教授) / 51
- 童年的獻禮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58
- 五彩繽紛的想像國度──第一屆牛耳國際兒童藝術節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58
- 從《無鳥國》談兒童劇的創作與演出 / 文字 壬維詰(劇場工作者) / 61
- 舒伯特寂寞的一夜 / 文字 李映慧(《仁仁音樂敎育季刊》總編輯) / 65
專欄 Columns
- 多才多藝多媒體──談弘一大師紀念音樂會 / 文字 韓國鐄(北伊利諾大學音樂系敎授、 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客座敎授) / 66
- 戲劇──造夢的藝術 / 文字 馬森(戲劇學者,本年度擔任香港嶺南書院中文系客座敎授) / 67
- 是嚮往,不是渴望 / 文字 漢寶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 68
即將上場 Preview
- 要開鑼了!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69
- 來自古典的現代作品──布蘭詩歌 / 文字 邱瑗(國家兩廳院規劃組助理硏究員) / 70
- 「梵谷燃燒的烈焰」:劉鳳學談《布蘭詩歌》 / 採訪 陳怡如 / 72
- 給台灣的公開信──《無限江山》的寓意 / 文字 閻鴻亞 / 74
- 台灣的活力.生活的希望──《人間孤兒1992枝葉版》 / 文字 閻鴻亞 / 79
- 車庫裏的玉米田──《一根新竹的素描》 / 文字 閻鴻亞 / 80
- 遍歷煉獄,交戰混沌──方圓劇場演出《荒野之狼》 / 文字 閻鴻亞 / 81
近期演出
- 英國國寶聖馬丁室内樂團──八重奏之夜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82
- 羅斯托波維奇大提琴演奏會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82
- 「舞蹈空間」展演彭錦耀舞作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83
- 「上海崑劇團」來台公演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83
- 英國室内樂團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83
里程碑
- 從人間藝術到出世苦修──談李叔同的一生 / 文字 蔣勳(作家、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敎授) / 84
- 弘一大師李叔同(1880-1942)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84
- 與弘一大師聊天去 / 文字 余文輝(業餘作家,現任中國醫藥學院精神科醫師) / 86
- 尋找弘一大師──李叔同的「解構」與再現 / 文字 杜十三(藝術工作者、《創世紀》詩刊主編) / 89
- 弗金與「現代舞」 / 作 湼斯塔.麥當諾(Nesta McDonald) 譯 林爲正 / 91
入門
- 即興(Improvisation)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95
- 古名伸舞即興 / 採訪整理 陳怡如 / 95
- 陳建華彈即興 / 採訪整理 陳怡如 / 98
- 畧談劇場的即興創作 / 文字 黃建業(電影學者、劇場編導、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講師) / 99
演出評論 Review
- 向難度挑戰的演出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03
- 「放開我,我要回到原始!」──林絲緞談塞内加爾之舞及其他 / 採訪 陳怡如 / 104
- 一擊必中的俐落,根植生活的自然──劉明源胡琴獨奏會 / 文字 林谷芳(民族音樂學者) / 105
- 深體人文,任運自如──一次幾近完美的笛藝展現 / 文字 林谷芳 / 106
- 罩頂綠雲燒起來了──我看《奧泰羅》 / 文字 莊裕安(醫師、作家、音樂評論者) / 108
- 尋跡話前輩 / 文字 陳樹熙(聯合實驗管弦樂團助理指揮、東吳大學音樂系講師) / 110
- 震耳欲聾的爵士火車 / 文字 王曙芳(特約評論) / 111
- 現代的荒誕──話劇《公用廚房》和《白娘娘》 / 文字 陳祖芬(上海戲劇學校戲劇系畢,大陸知名報吿文學作家) / 112
- 聯管秋季開鑼 / 文字 蔡登法(樂評人) / 115
- 艱難而美妙──評「陣必先鋼琴獨奏會」 / 文字 陳郁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敎授) / 116
- 既往的悲與現今的痛──談蕭渥廷之舞 / 文字 張中煖(新古典舞團團員,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硏究所副敎授) / 117
- 獨舞出衆.羣舞寡情──觀中芭《天鵝湖》有感 / 文字 游好彥(舞蹈家,游好彥舞團負責人) / 119
- 遠望靜觀《牡丹亭》 / 文字 黃美序(戲劇評論家、淡江大學西洋文學硏究所敎授) /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