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焦點訪談 Interview
焦點
- 全方位揮灑的歌聲 男低中音特菲爾 / 文字 鄧吉龍(真理大學應用音樂系及東海大學音樂系兼任講師) / 10
- 英倫樂音的空中傳播者 史拉特金、卡瓦寇斯與倫敦BBC交響樂團 / 文字 陳志宥(資深媒體工作者) / 12
台前幕後
- 好一個狂放天才的朝代! 新編京劇《貞觀盛事》的企圖與嘗試 / 文字 傅裕惠(本刊編輯) / 14
- 芭蕾殿堂的工程師 台北芭蕾舞團《蘇菲亞漫遊異想世界》 / 文字 林郁晶(特約採訪) / 16
- 在鏡框與台框間遊走 三十舞蹈劇場《宓若思》 / 文字 謝韻雅(特約採訪) / 18
- 貝克特的烙印 賴聲川執導《等待狗頭》 / 文字 黃麗如(特約採訪) / 20
- 小人物狂想曲 《榮華富貴》充滿人性與在地關懷 / 文字 張嘉容(特約採訪) / 22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側寫華人國際性都會的文化策略 / 文字 本刊編輯室 / 25
- 眾神狂歡的舞台盛宴 各類行銷手段搶灘北京市場 / 文字 林克歡(北京中國青年藝術劇院院長) / 26
- 通往世界的橋頭堡 上海文化產業的運作與發展 / 文字 陳聖來(上海國際藝術節藝術總監) / 30
- 推動上海文藝搖籃的手 簡介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 文字 陳聖來 (上海國際藝術節藝術總監) / 32
- 幸福快樂的實驗室 談近年香港文化政策的轉變 / 文字 張秉權(香港資深藝評人) / 35
- 城市「文藝復興」! 談新加坡新興的文化政策 / 文字 黃向京(新聞工作者) / 39
- 建造一座台灣都會的文化長城 以文化想像包裝產業行銷的台灣都會文化策略 / 採訪 陳品秀、安原良、賴惠娟(本刊編輯) 寫稿整理 傅裕惠惠寫稿整理) / 43
- 就是要挑戰「異想天開」! 專訪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 / 文字 傳裕惠(本刊編輯) / 46
藝術節
南部劇場
新秀登場
- 舞台是表演老師的實驗室 演而優則教的姚坤君 / 文字 黃麗如 (特約採訪) / 62
- 我的舞是一首詩 棄戲從舞的伍國柱 / 文字 吳碧容(特約採訪) / 64
- 歸山打印落地生根 桃園縣第一個專業舞團──刺身現代舞團 / 文字 吳碧容(特約採訪),本刊編輯 陳品秀 / 66
追憶與悼念 In Memoriam
絶活亮相
回想與回響 Echo
- 父權扣帽,浣紗女情歸何處? 新創中文歌劇《西施》 / 文字 吳家恆(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學碩士) / 71
- 中提琴的狂歡 六月中提琴音樂會的省思 / 文字 何君恆(中提琴家) / 74
- 紅鼻子詩人 談《下雪了……》裡的劇場元素與小丑藝術 / 文字 耿一偉(劇場工作者) / 76
演出評論 Review
研討會
經典解剖室
炫技的傳承
專欄 Columns
- 聲音還是詩詞? 歌唱的吐字問題 / 文字 席慕德(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理事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 / 100
- 改善,怎麼改善? 我對改善劇場的一些看法 / 文字 聶光炎(資深劇場設計師) /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