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練風格氣韻獨到 羅莎舞團三度來台演出
2017TIFA再度邀請歐陸舞蹈女王安娜.泰瑞莎.姬爾美可創辦的「羅莎舞團」來台,以簡練的獨特風格帶來《時間的漩渦》及Fase兩個作品,讓觀眾有機會親炙舞蹈女王風采。
2017TIFA 羅莎舞團
《時間的漩渦》 5/11 19:30
FASE 5/13 19: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INFO 02-33939888
2017TIFA再度邀請歐陸舞蹈女王安娜.泰瑞莎.姬爾美可(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創辦的「羅莎舞團」(Rosas)來台,以簡練的獨特風格帶來《時間的漩渦》及Fase兩個作品,讓觀眾有機會親炙舞蹈女王風采。
姬爾美可十分早慧,廿歲即發表第一部舞作,風格細膩清晰,立刻受到國際矚目。作品呈現濃郁的當代女性氣息,舞蹈肢體冷靜簡練卻風味十足,動作組合豐富多元,場面調度流暢多變,同時強調舞蹈與音樂的互動關係,注重純粹舞蹈編創。一九九五年,她在布魯塞爾創辦「P.A.R.T.S.」(Performing Arts Research and Training Studio)舞蹈學校,以培養「會思考的舞者」為核心,從課程安排到生活環境,傳遞多元而豐富的創作哲學,是許多舞蹈學校的楷模,培育出許多現代舞巨星,諸如近年訪台多次的的西迪拉比(Sibi Larbi)及舞蹈金童阿喀郎.汗(Akram Khan)等人。
《時間的漩渦》是二○一三年作品,依據法國頻譜樂派創始者傑哈.葛利榭(Gérard Grisey)譜寫的當代音樂經典作品《時間的漩渦》同名舞作改編,由羅莎舞團七位舞者與比利時「強音當代古典樂團」七位音樂家同台演出。一個舞者對應一個音樂家,聲音與動作交織,將複音音樂視覺化,他們不斷在舞台上環繞與對峙,完美呈現姬爾美可的時間觀:「時間,既是線性前進,亦是循環輪轉。而當下,是記憶與期望的抗衡。」
Fase則是姬爾美可於一九八二年發表的早期舞作,依據史蒂夫.萊許(Steve Reich)四首音樂:《小提琴位相》、《鋼琴位相》、《出現》和《拍手音樂》而作,當年一推出便震驚舞壇。舞作中兩個身穿白色洋裝與球鞋、短髮造型的女生,不停地轉圈,每一組循環會達成一次完美的非對稱式協調,在不斷重複堆疊下,形成巨大的美感,舞團靈魂人物姬爾美可這次更將親自登台重現此一經典。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7年5月號「即將上場」〈羅莎舞團Fase和《時間的漩渦》 聽見舞蹈的韻律 看見音樂的運動〉;免費下載《PAR表演藝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