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迷霧漸散》戲說林獻堂故事 揭開2019臺灣戲曲藝術節序幕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策辦的「2019臺灣戲曲藝術節」,由一心戲劇團創立卅周年推出的旗艦製作《當迷霧漸散》揭開活動序幕,為實踐用戲曲說台灣故事理念的創作,共計演出四場。
2019臺灣戲曲藝術節:一心戲劇團《當迷霧漸散》
3/28-29 19:30 3/30-31 14:30
台北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INFO 02-8866970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策辦的「2019臺灣戲曲藝術節」,由一心戲劇團旗艦製作《當迷霧漸散》揭開活動序幕。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副主任朱瑞皓表示,2019臺灣戲曲藝術節為期長達十週,共計推出十五檔精采節目,《當迷霧漸散》為實踐用戲曲說台灣故事理念的創作,共計演出四場。此外,最資深主演陳錫煌的《年羹堯傳奇》、最年輕主演朱柏澄的《英雄武松》,最早雙雙完售,彰顯好戲不分世代的驚人票房號召力;國光劇團與新加坡湘靈音樂社合製《費特兒》亦已完售,顯現戲迷對於傳統戲曲跨國合作的好奇與企盼。
《當迷霧漸散》全劇呈現「台灣議會之父」林獻堂的意識流,時空自由穿梭。導演李小平分析,透過「劇中劇」脈絡,召喚出林獻堂記憶中與至親共賞的傳統戲齣,映襯他的心境轉折,同時再以「劇中歌」形式展露東西文化交雜的聲音氛圍。金曲獎、金鐘獎、金音獎得主柯智豪,為許秀年、王榮裕、孫詩詠、黃宇琳、葉文豪等演員,編寫具有時代性的新編曲調,再加上馬蘭及陳孟亮打造京劇及歌仔戲編腔呈現高難度傳統唱段,讓《當迷霧漸散》的「劇中歌」展現融合戲曲的創新內涵。
林獻堂一生橫跨清朝、日本、國民政府三個政權,《當迷霧漸散》以林獻堂晚年滯留日本,反覆掙扎是否返台的人生最後七年為創作切入重點。編劇施如芳透露,全劇以「怎麼可以不回台灣?怎麼可能不回台灣?」為最大懸念,帶領觀眾走進林獻堂的內心世界。此外,全劇緊密交織多齣經典折子戲,每一段都饒富深意,等待觀眾聆賞與解謎,包括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武家坡》,投射林獻堂久別回鄉或誓守貞堅的身影;伍子胥的《文昭關》對照林獻堂倉皇離台赴日的內在煎熬;李陵與蘇武的《望鄉.終不歸》,映襯著林獻堂一心重返與執意不歸雙重心境。
國家文藝獎得主王孟超為《當迷霧漸散》舞台設計,將林獻堂日本寓所「遁樓」打造成心靈牢籠,同時拆解霧峰林家萊園內羅太夫人起居及觀戲的「五桂樓」。當林獻堂受困日本「遁樓」遙想台灣家園時,象徵「五桂樓」重要造型的多組拱門便會全面啟動,幻化出林獻堂與他人命運交織的多重空間。
一心戲劇團執行長孫富叡表示,《當迷霧漸散》是一心劇團創立卅周年推出的作品,感謝各界協助和參與,讓戲劇有突破性的呈現。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9年2月號焦點專題「戲台上,映照世間萬象——臺灣戲曲藝術節」〈一曲褪下歷史迷霧吟哦再現林家始末旗艦製作《當迷霧漸散》施如芳、李小平再度攜手〉〈《當迷霧漸散》星光之一上了台就忘了痛演出全劇靈魂人物「永遠的娘子」許秀年〉〈《當迷霧漸散》星光之二與林獻堂連結看過世界看到自己金枝演社藝術總監王榮裕〉〈《當迷霧漸散》星光之三虛擬的辯士從零起步點滴揣摩一心戲劇團當家小生孫詩詠〉;免費下載《PAR表演藝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