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岩室內樂團廿年 海嘯提琴串情誼

奇岩室內樂團慶祝創團廿周年,今年將展開一系列表演活動。 (奇岩室內樂團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廿年前,從草創的八位夥伴,歷經篳路藍縷階段到目前累積到八十位團員,創辦人暨奇岩室內樂團團長周韶年,以「創造傳奇,意志如岩」為精神與團名堅持分享音樂的美好。

活動時間和地點

3/30  14:30

花蓮 門諾醫院恩慈樓3F薄柔纜禮拜堂 免費入場

3/31  19:30

台北  松菸誠品音樂廳B1

4/26

台北  松菸誠品音樂廳B1

8/4

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表演廳

座談會

3/31  14:00-16:00

台北老爺酒店,名額僅開放20

報名資訊:邱先生0925-713211,E-mail:sapphire.ha@gmail.com

廿年前,從草創的八位夥伴,歷經篳路藍縷階段到目前累積到八十位團員,創辦人暨奇岩室內樂團團長周韶年,以「創造傳奇,意志如岩」為精神與團名堅持分享音樂的美好。成員們個個臥虎藏龍,雖平日各有工作,然而保有愛樂那份初心及對團隊的凝聚力,演奏熱情不輸職業樂團。

跨出新步伐 留下動人足跡

奇岩室內樂團每年規畫精采節目,以重奏、絃樂團或交響樂團的模式呈現名曲。今年適逢廿年,除了安排經典曲目慶生,更推出「奇蹟一本松,希望音樂會」,使用日本製琴師中澤宗幸製作的「海嘯提琴」(Tunami violin)演奏兩場慈善義演。緊接著四月及八月團慶音樂會,也首度將演出地點自台北向外拓展,喻示跨出的新步伐外,也展現了音樂之外更高的人文意義。

回顧二Ο一一年,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引起的海嘯捲走了岩手縣陸前高田市松原地區約七萬棵松樹。但有一棵樹齡兩百年的松樹屹立不倒,被讚為「奇蹟一棵松」,帶給了人們光明 與企望。當年,來自日本兵庫線,人稱「提琴醫生」的中澤宗幸有感於此,便收集海嘯後受損的漂流木,以松木當面板,背板和側板採用類似楓木等材質較硬的木頭製作。樂器內部傳導聲音最重要的「音柱」,則由這棵奇蹟松樹的枝條加工而成,並在背板彩繪松樹,成為海嘯(Tunami)提琴。目前已完成四把小提琴、兩把中提琴、兩把大提琴和一把兒童小提琴。

音樂會接力 鳴琴也銘心

同時,中澤也發起海嘯音樂會,將計畫命名為「千曲心繫串情誼」,透過不斷演出的活動,提醒大眾對大自然的關懷、記取沉痛教訓並且帶來正面能量。他說:「選用『千』這個數字,和日本的習俗有關。自古以來,只要有想達成的願望,日本人會折『千』紙鶴、縫『千』人針,加上『千』手觀音的信仰等。我也衷心期待受災區能及早完成復興工作,居民們儘早恢復正常的生活。」

計畫一出,世界各地不分專業、業餘的提琴家紛來熱烈響應,將追思之情與祈願重建之念,透過音色傳奏出去。目前透過海嘯提琴演奏的音樂會約有一千三百場,人數超過五百人,在十三個國家演奏,其中包括日本皇太子德仁親王、馬友友等世界知名音樂家,以及愛琴如痴的企業家許文龍,至今仍年年持續接力演出。

處於地震帶的台灣,也與日本一樣都是具有相似天災的國家。為此,奇岩室內樂團在三月邀請了台日兩位小提琴家陳妍希及中澤ㄜいみ子擔任獨奏,演出曲目除了台灣作曲家蕭泰然《夢幻的恆春小調》、石青如的《夜來香》之外,也有貝多芬的《春》與日本作曲家中田章的《早春賦》等,曲目皆以「海」為主題,悼念受難亡者,也與海嘯提琴計畫相互呼應。值得一提的是,製作小提琴的中澤宗幸本人也將蒞臨,並帶來數把海嘯提琴提供團員演奏。來台期間也將舉辦座談,與國內製琴、修琴師面對面分享製琴心得。隨後的團慶音樂會,則以古典經典曲目與團員及作曲家創作的樂曲與樂迷同樂,慶祝奇岩室內樂團廿歲的弱冠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