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專題

PAR /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打造「文化觀光定目劇」 是美意還是扼殺?

去年文建會依據「補助民間推動文化觀光定目劇作業要點」挹注總額兩千萬給全民大劇團、拾藝整合行銷、十鼓擊樂團和舞鈴劇場,以打造文化觀光為導向的定目劇碼,但一季演出下來,僅有十鼓立於不敗,其他三團均票房慘澹。這讓人思索,台灣的定目劇發展,到底需要怎樣的方向?政府扶植的美意,在配套不足的狀況下,是否反而成了扼殺團隊生機的利刃?

PAR /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虔誠堅定 揮灑音符頌讚基督奧蹟

梅湘曾說:「我所想要表達的第一個理念,也是最重要的理念,即天主教信仰真理的存在……因此我部分作品的目的,即是為了闡明天主教信仰的神學真理。」是以,在長達六十餘年的創作期間,梅湘透過不同形式的創作來傳達其信仰,包括經文歌、管風琴作品、鋼琴作品、室內樂、交響樂作品、神劇,以及一部歌劇。

PAR /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譜寫「鳥歌」 羽翼模特兒的紅塵知音

無論是對於作曲組師生、演奏者或一般的愛樂大眾而言,親近梅湘的音樂,都是相當新奇的聽覺經驗。特別是以「鳥歌」為主題的作品,更堪稱是前所未有的聆聽歷程。須完全拔除對於音樂情緒流動的慣性,建立全新的感知思維;且自單一音型、主要素材、旋律線條、樂段發展、樂曲架構、直至深層音樂語境的表露,無一不以「鳥」為核心。

PAR /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歷史傳統歧異 國家支持、商業走向各自風華

依循著各國政經歷史文化的發展,歐美各國的「定目劇」也有不同的定義與經營路線。在歐陸德法兩國,公立劇院歷史悠久,各省藝術中心更有獨特發展特色,其定目劇多為該劇院精采劇碼重演,甚至重製新詮。美國則是商業劇場掛帥,只要票房長紅,定目劇可以一演多年。英國則介於上述兩者之間。

PAR /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修女安潔莉卡》 朱苔麗美聲催淚

在這場曲目宗教意味濃厚的音樂會中,除了可以聆賞梅湘精采的《基督升天》,更可以透過「東方卡拉絲」、女高音朱苔麗的美聲,體驗浦契尼高人一等的催淚功力。《修女安潔莉卡》這部獨幕歌劇,全劇所有角色均為女性,也展現浦契尼在處理女生戲劇性上的功夫。

PAR /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國力推助韓流強力催送 中國崛起市場引人垂涎

這幾年來,新崛起的東亞國家積極整合各方文化勢力、串聯藝文活動與娛樂產業,也為這些現代化亞洲國家帶來全新的劇場面貌。其中早早打起文創大旗的韓國,與經濟蓬勃興起的中國,在定目劇演出方面都有引人注目的發展。

PAR /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鼓動.春之祭」 「擊」動心靈的節奏

在NSO的「鼓動.春之祭」音樂會,將隨著打擊樂的起舞,推送震動人心的節奏!除了有常被並比的斯特拉溫斯基《春之祭》與梅湘《被遺忘的奉獻》,還有天才擊樂家馬丁.葛魯賓格再度來台展技,將演出安倍圭子為六根琴槌創作的《稜鏡狂想曲》及作曲家多爾曼的雙擊樂協奏曲《香料、香水、毒素》。

PAR /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為痛苦的生命 找到劇場的出口

時間  一月十六日下午 地點  CAFFE' LIBERO   黎煥雄,劇場的模範生,嚴謹的風格美學實踐者。陳俊志,街頭的異議分子,忘情浸溺於同志影像的記錄。兩個性格迥異的創作者,曾在人生二十左右的青黃歲月關頭,相遇於淡江大學一隅的社團教室。如今年近中年,生命與創作的軌跡,再次將兩人聚合於當年熟悉的黑盒子空間。兩個朝不同方向繞行的圓,終於交集,也許並不圓滿,但已從稜角中學會原諒。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陳俊志費時五年寫下的自傳小說,橫跨兩個國度、歷經卅年的家族風霜歷史。河左岸劇團當年的掌舵人物黎煥雄,讀到學弟作品的第三頁,便決定將其改編為舞台劇作品。這不只是一個跨領域的合作,也是一次創作上的重逢。

PAR /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以「樂團」為樂器 揮舞無限樂章

或許是指揮看來容易,又有偉大感,在今日的音樂世界裡,學習指揮人數之多,幾已達氾濫的程度,甚至可與鋼琴相比。但是,全世界的樂團數目,職業與非職業加起來,遠比不上鋼琴,那麼多的指揮何處去?在激烈的競爭下,又如何能脫穎而出,被人注意?

PAR /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英雄少年接棒 老樂團轉變拼生機

近年,國際樂壇在樂團當家指揮或音樂總監的人選上,呈現了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尤其是許多知名老團,紛紛由廿、三十歲的年輕指揮當家,也造就了一番活潑氣象。在這個財政赤字當頭、樂團瀕臨破產邊緣的年代,新血的替換讓樂團冒著風險,卻也是改頭換面的一個契機。費心延攬這些年輕指揮,要的莫不是他們的大膽、潛力與創意,期許能藉著擦出的火花衝破低迷的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