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兩款樂音一次享有 多元曲目驚喜不斷

甫結束世大運開幕式的表演,表現備受讚賞的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馬上緊接著展開新樂季的籌備。一如前幾年的多元豐富,首席指揮瓦格端出德奧經典、法國當代、匈牙利民族風的各色佳餚,而在十一月的美國巡演中,則安排了台灣作曲家趙菁文的新作《來自遠方的島嶼記憶》,還有德弗札克與柴科夫斯基作品,要讓美國觀眾看見台灣的精采與功力!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兩大系列挑戰經典 歌劇美聲悅耳饗宴

持續練功與挑戰的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在新樂季中安排了「巨觀交響」和「德奧經典」兩大系列,前者繼續挑戰馬勒,並加碼華格納、布魯克納和理查.史特勞斯,後者重現海頓、莫札特、貝多芬、布拉姆斯等德奧經典。而歌劇與聲樂推廣也不鬆手,除了兩場浦契尼歌劇的音樂會,更將在聖誕節時邀旅義女高音朱苔麗合作,演唱多首著名的宗教曲目。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高雄市交響樂團 從十九世紀傳統出發 巧思選曲與樂迷分享

十九世紀形成、以管絃樂團編制為主的「序曲—協奏曲—交響曲」模式,高雄市交響樂團這次套用在新樂季的開季安排上,先演出韋伯歌劇《歐依莉安特》序曲,再演出布拉姆斯《A小調小提琴及大提琴雙協奏曲》,然後是柴科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更邀得小提琴名家胡乃元助陣。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這個樂季,我想看的西樂節目是……

莫札特、馬勒、布拉姆斯、布魯克納……這麼多西方音樂巨擘的作品,加上台灣原創新樂,台灣的交響樂團樂季繽紛又多元,本刊特邀四位賞樂達人,告訴大家他們心目中的最愛選擇!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臺北市立國樂團 打破既定印象 既新又潮更活潑

攤開臺北市立國樂團新出爐的樂季手冊,可說是亮點不斷!除了以《十二生肖》精采開季、邀到知名琵琶演奏家吳蠻擔任本樂季駐團作曲家、與指揮簡文彬合作「雙樂團、雙指揮」音樂會,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就是破天荒地以「武俠」為主題設計系列節目,讓國樂加入武俠電玩與科技藝術,吸引年輕族群參與!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臺灣國樂團 探過去、望未來 樂說台灣故事

新樂季中,臺灣國樂團仍不間斷地「樂說台灣故事」,除了再度搬演述說「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一生的樂劇《凍水牡丹》,下半年仍有兩位台灣中生代指揮家——顧寶文與劉江濱分別規劃台灣主題演出,而創造未來的新秀,也將有專場選秀音樂會,讓音樂台灣的故事,繼續說下去……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高雄市國樂團 名家新曲喜相逢 場場意猶未盡

下半年,高雄市國樂團以「名家經典系列」為樂迷送上豐富的國樂饗宴,邀請在樂壇上具有代表性的指揮、作曲家與演奏家等好手為觀眾帶來多彩絢爛的呈現。其中「風雲際會」與「七彩大地」,除了有名家親臨,更有多首台灣首演、甚至世界首演的新曲,讓南台灣樂迷有機會搶先聆賞。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這個樂季,我想看的國樂節目是……

走出傳統的國樂團隊,在演出的規劃上愈來愈多樣化,如何從中挑選著實令人傷腦筋!本刊特邀兩位國樂達人——施德玉與鄭翠蘋,為讀者分享她們的精心選擇。

PAR / 第296期 / 2017年08月號

中國當代舞蹈再發現

大中國的幾個地標性現/當代舞團,不脫曹誠淵一輩的廣東現代舞團、北京雷動天下現代舞團、北京當代芭蕾舞團、上海金星舞蹈團等,而除了這些大團、大劇院、大中國模式的舞團之外,尚有文慧、侯瑩、小珂、謝欣、何其沃、陶冶、古佳妮、楊朕等難以一語盡數,如點點星火燎原,持續注視己身腳下和某個社會暗處相連的創作者們。 他們是當代中國舞蹈的奇景。在仍屬邊緣的中國現代/當代舞蹈例外之地,回應世界,面對歷史,開拓肢體語言,確認自我身分。 本刊將從外而內梳理這些創作,並透過專訪人文社會關懷獨樹一幟的文慧、八○後與國際接軌緊密的古佳妮、九○後大膽觸碰敏感議題的楊朕等,不同世代的創作者們,再發現中國當代舞蹈!

PAR / 第296期 / 2017年08月號

一攤盛宴孤寂 觸碰當代社會的肌理與心靈 關於「中國當代舞蹈」

中國當代舞蹈創作者如文慧、張獻、二高、「小珂X子涵」等,他們對舞蹈的態度不僅限於藝術性技法的鑽研,更多的是以對舞蹈/身體的敏銳度和持續的研究,來探索「個人—社會」的身體記憶、行為動作、意識與潛意識;作品常常交織雜糅故事、動作、影像,出入風格化表演與日常行為之間,表演者不局限於「專業舞者」,呈現自己而非扮演別人;總之,樣子相當「不純」,也挑戰工整歸類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