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帕派約安努親口解密 《偉大馴服者》奇觀幕後

舞台上,舞者流動著,一幅幅畫面瞬間成形、消散,又成形,再消散……獨特的舞台構圖,讓我們想起許多古典畫家的經典之作。編舞家帕派約安努是如何構思出這樣的畫面?如何讓舞者以獨特的肢體組合構成舞台上的畫作?這些畫面的背後,想探討的是什麼?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日本導演暨裝置藝術家高谷史郎 動靜之間 書寫時間

原本專攻建築與設計的高谷史郎,因緣際會加入了Dumb Type這個跨領域的表演團體,從此與劇場結下不解之緣。對他而言,劇場設計與裝置藝術最大的不同,就是「時間」,而即將訪台的作品《靜/止》,核心概念就是「時間」,他使用黑色的水覆滿地板,「時間跟一整面漂亮的平面成為一體的存在」,透過平靜水面上人的活動,讓人意識到時間的存在。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高谷史郎親口解密 《靜/止》奇觀幕後

舞台上狹長的天幕,如魔術般映出一幅幅令人驚嘆的畫面:舞台上的演員被投影在螢幕上,彷彿正在下墜;長桌上的杯盤放大呈現,卻是難以想像的視角;台上舞者起舞,螢幕上的舞者也起舞,影像與真人間似同步非同步……這些奇妙的圖像構成,是怎麼辦到的?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巴西編舞家黛博拉.寇克 活力無限 舞動未來

曾為太陽馬戲執導OVO、執導去年里約奧運開幕式演出的巴西編舞家黛博拉.寇克,從小能量豐沛精力無限,甚至曾打入巴西女子排球國家培訓隊!而「因為舞蹈既能結合各種藝術形式、又能消耗我的體能。」寇克投入了舞蹈世界,以充滿巴西式嘉年華風格的舞作征服大眾,也征服藝文菁英。十月份她將首度帶著她的作品來台,以《舞夢.巴西》熱力放電!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黛博拉.寇克親口解密 《舞夢.巴西》奇觀幕後

一整片攀岩牆上,舞者彷彿漂浮空中般舞動;另一幕,舞者僵硬著身體,如木頭人般跳舞;這一景,台上出現巨大的輪子,舞者攀附其上隨之旋轉舞動……種種超乎想像的肢體挑戰,是怎麼辦到的?編舞家寇克又是怎麼構思出來的?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2017-2018新樂季搶先報

綜觀世界各大樂團新樂季,很難找出共通的趨勢。然而仔細研究,卻發現有兩個極為相似的情況。其一,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柏林愛樂、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新任掌門人陸續上任,倫敦交響從柏林迎回拉圖,而即使梵志登(Jaap van Zweden)答應至少會留任港樂到二○二二年夏季,但日後的動態仍令人好奇。其二,二○一七/一八樂季其實同時是德布西、伯恩斯坦、尹伊桑(Isang Yun)、齊默爾曼(B. A. Zimmermann)、古諾、蒙台威爾第、羅西尼、柴科夫斯基、拉威爾、拉赫瑪尼諾夫、梅湘的紀念年。超過十位音樂家的主題得以發揮,無怪乎節目澎湃琳瑯滿目。 看回國內,NTSO與KSO接秉持古典音樂的中堅路線。前者安排了「巨觀交響」和「德奧經典」兩大系列;後者則以管絃樂團編制為主的「序曲—協奏曲—交響曲」模式,套用在新樂季的開季安排上。NSO從大鳴大放的卅樂季回歸平實,也有德奧交響,但有趣的是同時提出北歐、東歐、俄羅斯、法國、西班牙甚至原住民作品與之對應。無獨有偶的,TSO也端出德奧經典、法國當代,以及匈牙利民族風的各色佳餚。 兩大國樂團裡,NCO維持以往風格,持續述說台灣故事。TCO則是首度邀請駐團藝術家、推出「雙樂團、雙指揮」音樂會,還有破天荒地以「武俠」為題規劃節目。從世界看回台灣,再從台灣放眼世界,用心規劃的節目,還未上演就已經精采萬分。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英國、美國 伯恩斯坦兩岸發燒 新生代指揮站穩腳步

今年適逢美國指揮家暨作曲家伯恩斯坦的百年冥誕,身為第一位美國本土出身、但能征服征服歐洲的北美指揮家,大西洋兩岸的英美兩國,也紛紛為伯恩斯坦端出精采樂季菜色。另一方面,倫敦交響迎回賽門.拉圖自是盛事,但誰能繼柯林.戴維士爵士之後成為英倫樂壇盟主?而美國樂團中幾位新生代指揮也已站穩定位,未來能否突破外在環境困局,值得觀察。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德國、奧地利、法國 世代交替時混沌未明 保守路線中各自繽紛

綜觀德奧法各大樂團二○一七/一八年新樂季的節目,一時間很難看出明確焦點,除了「安全」的德奧曲目,剛好遇上多位作曲家的紀念年,也讓各團曲目安排不易相撞,各顯繽紛琳瑯。值得注意的是,剛好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柏林愛樂、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新任掌門人陸續上任,四十世代正式接班,他們手中掌握的未來潮流將如何,令人期待!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中國、香港、澳門 珠三角四旗艦 增強實力、力爭上游

珠三角周邊被規劃為「大灣區」發展,區內四大城市的旗艦樂團在九月開始的新樂季,亦各展示出求變以求增強競爭力的態勢。但每個城市的發展過程都必然會形成一種文化傳統,如何能在傳統中去蕪存菁,沉澱出文化實力來力爭上游,便成為各個樂團面對的挑戰。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國家交響樂團 慶典之後的靜心沉澱 依然閃亮耀眼

結束繽紛燦爛、持續了一整個樂季的卅周年慶典,國家交響樂團在新樂季中選擇靜心沉殿,以三首莫札特晚期作品回歸自然,代表著樂團不浮誇、真誠面對觀眾的信心與決心。話雖如此,但樂季中的節目看來依然相當閃亮:經典樂章、演奏名家都不缺,更有多首以原住民為主題的委創作品,加上活潑的電影系列與歲末跨年音樂會,最後以華格納歌劇收尾……怎叫樂迷不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