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PAR / 第6期 / 1993年04月號
爲孩子「添才」? 兒童才藝班知多少
目前台灣學校體制之外的各種兒童才藝敎學,可以說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究竟這些由私人開設的兒童敎室情況如何?這種才藝敎室對社會整體的藝術敎育有無助益?都是値得社會關心的問題。
PAR / 第4期 / 1993年02月號
華麗而奇詭的冒險 皇家莎劇團的《錯中錯》新詮
導演楊.賈區營造出一種融合超現實與通俗藝術的眩目劇場幻境,爲莎劇賦予了現代意識,並爲皇家莎士比亞劇院贏得多座大獎。
PAR / 第1期 / 1992年11月號
歌舞伎女形身體論
「女形」非針對男性反串女角而言,即使由女性飾演劇中女角,也應與男性一樣先否定男或女之性別意識。
PAR / 第6期 / 1993年04月號
兒童音樂讀物掃瞄
在以兒童爲對象的出版領域中,相對於數量鮮少的舞蹈、戲劇書刊,音樂相關書籍雖然多樣,卻品質不均。如何爲孩子選擇有趣又有用的讀物,本文作者採訪了許多音樂敎師及兒童,提出一份有「田野基礎」的參考書單──
PAR / 第4期 / 1993年02月號
莎士比亞在歐陸 簡介五位歐洲導演對莎劇的詮釋
莎士比亞在其自成一格的戲劇世界中,不斷向現代人提出挑戰:如何才能做出比前人更好的成績?
PAR / 第5期 / 1993年03月號
台灣的中文歌劇
從六十八年的《白蛇傳》開始,中文歌劇的創作與演出一向易引發爭議,同時也成爲藝術工作者極大的挑戰。如何能打破中西藝術形式的隔閡,而創作出中國人自己的歌劇,在大陸歌劇《原野》在台搬演之際,我們特請在台灣曾數次執導中文歌劇演出的聲樂家曾道雄,爲讀者回顧中文歌劇在台蘊發、成長的背景及經過,同時也提出他個人對中文歌劇發展的建議。
PAR / 第3期 / 1993年01月號
世界戲劇展開鑼大戲高爾基劇團演出喜劇名作《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開創俄國現代劇場主流的高爾基劇團,演出俄國最爲膾炙人口的劇作家之代表作。劇中那個厚顏無恥卻人見人愛的主人翁,已經成爲這類人物典型的代名詞。
PAR / 第6期 / 1993年04月號
四月兒童表演活動紀要
PAR / 第1期 / 1992年11月號
女裝的擬態文化
PAR / 第1期 / 1992年11月號
坂東來台演出劇目簡介
坂東玉三郎本次來台演出《楊貴妃》《鷺娘》二劇,前者有道士角色同台,後者為獨角戲。兩劇的中場以《神仙調舞曲》古筝獨奏作純音樂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