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PAR / 第181期 / 2008年01月號
37街,他們的樂園與地獄 許芳宜與布拉瑞揚在紐約
去年七月七日,他們兩人頂著光環,來到對兩人都有深刻記憶的大都會——紐約,展開在巴瑞辛尼可夫舞蹈中心的駐村創作。他們在紐約37街,拋開那個光環,從零開始,編舞、排練、生活……。在生活與關係的張弛中痛苦歡樂、撕裂癒合——布拉瑞揚與許芳宜,帶著他們的紐約記憶,舞出走鋼索的力量。
PAR / 第170期 / 2007年02月號
三大男高音,叫我第一名! 多明哥 永遠為藝術向前走的歌劇之王
二十世紀三大男高音,在帕華洛帝宣告退休、卡瑞拉斯漸漸淡出後,唯有多明哥仍在舞台上發熱發光。能唱更能演的他,除了能唱多達一百二十多個歌劇角色,更是歷來擔任最多齣歌劇之世界首演的歌手;唱歌之外,他還轉戰指揮台,甚至手掌兩家歌劇院的經營兵符,可以說為藝術做出多面向的貢獻。去年底才演出譚盾歌劇《秦始皇》的他,可說是活到老學到老,稱之為「歌劇之王」,誰能否認?
PAR / 第173期 / 2007年05月號
告別一個弦樂四重奏的輝煌年代 永遠的現代之音—阿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
這就是現代音樂,並且將永遠延續下去。 ──斯特拉溫斯基聽阿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演奏貝多芬〈大賦格〉 成立於一九七一年的奧地利國寶級四重奏──阿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即將於明年解散,今年,他們於全世界舉行告別巡演,所到之處無不引起樂迷們的感傷與不捨。本月世界告別巡演進行到台灣,是台灣觀眾最後一次觀賞到阿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現場演出的機會。本文從歷史軌跡中,探索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阿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能夠屹立三十多年、緊緊抓住樂迷的心?
PAR /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從雜誌美編到「帕華洛帝接班人」的樂界傳奇 飆唱命運的新世代高音C——里契特拉
里契特拉又要來台灣了!連續三年訪台演唱,這位留著落腮鬍、笑起來像個大男孩的「帕華洛帝接班人」,顯然在台灣找到他與觀眾的珍貴共鳴。 其實,這位已經登上歌劇巨星之林的男高音,十八歲以前從未預期過自己會成為聲樂家,曾經擔任過義大利文版Vogue雜誌美術編輯的他,卻是被母親意外發現天分絕佳,被逼去上聲樂課,才逐步走上歌劇演唱之路。而生涯中被指揮大師慕提破格提攜、為帕華洛帝代班意外在美國爆紅,這一切難道都是生命的偶然造就?也許對里契特拉而言,《命運之力》一曲尚未落幕,不妨讓我們期待他的第九個高音C!
PAR / 第18期 / 1994年04月號
純真年代 編輯部演出
四月,一個兒童的季節。在純真的年代,藝術的種子最易發芽。用一支想像的魔棒攪拌,音樂、戲劇、舞蹈都成了辦家家酒的材料。 《表演藝術》在兒童的四月,烘培了可口小點──介紹舞蹈、音樂、戲劇的偉大作者及作品,讓兒童們有一個別緻的節日。
PAR / 第18期 / 1994年04月號
冷笑的音樂──普羅高菲夫
這個月二十三號是俄國大作曲家普羅高菲夫一百零三歲的生日。他的音樂精確無比,聽來就跟他的人一樣,聰明又驕傲,充滿迷人的精力。他一生創作力豐沛,作過許多不同型式的音樂,甚至結合戱劇、舞蹈及電影,可以說是全方位的音樂家。
PAR / 第18期 / 1994年04月號
樂器說童話《彼得與狼》
PAR / 第18期 / 1994年04月號
尼金斯基,一個跳躍的精靈
一九九〇年的八月二十日,在聖彼得堡皇家芭蕾學校高雅的建築前面,擠滿了幾百名九歲到十一歲的男孩和女孩,他們來自俄國的各個省份,排成好幾行,正等著參加即將舉行的入學考試。
PAR / 第18期 / 1994年04月號
小丑木偶的故事芭蕾舞劇《彼得洛希卡》
PAR / 第18期 / 1994年04月號
假戲眞做的史坦尼斯拉夫斯基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是十九世紀末俄國著名的舞台劇導演。他出生在俄國首都莫斯科一個很富裕的家庭裡,一共有十個兄弟姊妹,史坦尼排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