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PAR / 第227期 / 2011年11月號

佐著流行曲 對鏡子起舞

因為一次在洗澡時哼起白光的〈如果沒有你〉,讓林懷民靈感一動——何不拿流行歌編舞?於是過去不強調個人特質的雲門舞者,在新作《如果沒有你》穿上花花衣裳,在流行歌中獨自或雙人起舞,身體質地或仍延續過去,這回卻要跳出屬於自己的新顏色、新表情。

PAR / 第216期 / 2010年12月號

久石讓 聲揚世界的和魂巨匠

縱橫樂界長達三十年,久石讓(Joe Hisaishi)最為人所稱道的是優美純淨、獨創性十足的旋律,以及獨立於電影人物的情緒與性格。更重要的,是他音樂中自然流洩出的異國風情,以及濃郁的日本和風。有趣的是,他的編曲技法與創作形式,卻是最道地的西方傳統。

PAR / 第216期 / 2010年12月號

專訪日本配樂作曲大師--久石讓:亞洲人的「古典」,應該「在地」且貼近人類靈魂

暌違四年,日本國寶級作曲家久石讓再度來台。消息一出,票券在短時間內便搶購一空,留下售票網上留言求票、徵票、急徵等訊息,為的就是期待能夠一睹大師親自上台指揮、彈奏那些陪伴著自己成長的旋律。 亞洲巡迴的首站就在台灣,被工作人員形容成「嚴謹到近乎龜毛」程度的久石讓,難得接受媒體專訪。終於獲得首肯,舞台下的他說起話來深思熟慮,時時帶著溫暖的笑容;談笑風生中,更難掩他大師的風範和氣質。搶在其他國家之前,久石讓對本刊透露了許多至少在華文世界未曾聊過的議題及尚未曝光的計畫,就讓喜愛大師的朋友們,更近身理解久石讓的創作理念與最新動態。

PAR / 第215期 / 2010年11月號

以八度傾斜空間 舞動一一自然--關於雲門舞集《屋漏痕》

《屋漏痕》是滲入牆壁的雨水,逐漸在壁上浮現的痕跡。 也有人說,《屋漏痕》是穿透窗戶或屋舍裂縫,投到房裡的斑剝日光…水痕,漏光,乃至懷素(註)提到的夏雲,飛鳥,驚蛇,都是大自然的狀態。 醞釀多年,我決定以《屋漏痕》為題編舞,看看自己能不能觸及那「一一自然」的境界。  ──林懷民

PAR /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伊凡.費雪與BFO 世界樂壇的匈牙利傳奇--本世紀發展最速的古典樂團 指揮棒揮灑中的無限創意

被視為「匈牙利音樂代言人」的指揮大師伊凡.費雪,將帶著他一手創立的布達佩斯節慶管絃樂團訪台演出。由費雪與鋼琴家柯西斯創辦的布達佩斯節慶管絃樂團,由於費雪獨到的練團方式與別出心裁的音樂會設計,讓樂團成為近年竄起最快的古典樂團。費雪對音樂涉獵多元,雖以匈牙利音樂起家,他卻不喜歡被定位為匈牙利音樂專家,也不把樂團局限於匈牙利音樂代言人,他認為:「BFO是個國際化的管絃樂團,我們的目標是為全世界所有樂迷演奏音樂。」     布達佩斯節慶管絃樂團 10/2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文字  歐頭  「古典啟示錄」Blogger 圖片提供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一九八三年,出生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音樂家庭的伊凡.費雪(Ivn Fischer)率領著洛杉磯愛樂進行他的美國首演,同年他回到匈牙利,成立布達佩斯節慶管絃樂團(Budapest Festival Orchestra,簡稱BFO),他與這個樂團的合作關係寫下了過去二十七年來古典音樂界

PAR /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法國廣播愛樂管絃樂團音樂總監--鄭明勳樂當「傳訊者」 一生為音樂服務

作為少數在歐美發光發熱的亞裔指揮家之一,韓裔的鄭明勳表示,當他自問自己是誰,首先認定自己是一個「人」,然後是音樂家、然後才是韓國人:「音樂深入我心中,它是那麼巨大,大過任一國家。音樂含有強有力的力和美,超越任何國籍。」而生長於音樂世家的他,在前輩大師指揮家朱里尼與作曲家梅湘的指引下,鄭明勳確立了指揮的道路,投入高品質的音樂追求。

PAR / 第197期 / 2009年05月號

縱橫電影世界的作曲大師 莫利柯奈 讓音樂與影像交織的世紀傳奇

《荒野大鏢客》、《教會》、《四海兄弟》、《新天堂樂園》、《鐵面無私》……超過五百部電影的音樂,均出自他——義大利作曲家顏尼歐.莫利柯奈之手,八十一高齡的他,創作豐富多元產量驚人,將在五月底首度來台,指揮匈牙利交響樂團暨合唱團,在台北的小巨蛋演出他歷年來的經典作品。對聆聽他的電影音樂長大的樂迷,絕對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可以近距離親炙這位打造影像與音樂完美融合典範的傳奇人物。

PAR / 第186期 / 2008年06月號

從小提琴神童到聯合國和平大使 宓多里 音樂之美的傳道人

多年前以神童之姿驚艷世界樂壇的日裔小提琴家宓多里,即將於六月下旬應國家交響樂團之邀,訪台與樂團演出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除了是世界知名的音樂家,現年三十七歲的她,還一手創立了多個基金會或非營利組織,以各種方式與型態,推廣音樂之美,並提攜年輕的音樂家。因為這樣的努力,她也在二○○七年被任命為聯合國和平大使。褪去了天才神童炫技的姿態,宓多里不僅僅是美好樂音的詮釋者,更是音樂之美的傳道人。

PAR / 第183期 / 2008年03月號

帕華洛帝之後,誰是天籟接班人? 里契特拉、維多里歐、波切利的「超級比一比」

環視當今樂壇,號稱為帕華洛帝的接班人還真不少:里契特拉(Salvatore Licitra)曾經幫帕老代打,維多里歐(Vittorio Grigolo)有帕老親自給的小名,波切利(Andrea Bocelli)更得到帕老讚賞——究竟誰是正牌帕華洛帝接班人?本刊趁著里契特拉四度來台的前夕,先來好好比一比!

PAR / 第180期 / 2007年12月號

當年杜麗娘懵懂出走 今朝演《夢蝶》心靜眼寬 晚開牡丹現嬌靨,重披戲衫幻羽蝶—錢熠

一九九八年的戲曲盛事,無疑是中國旅美導演陳士爭執導湯顯祖五十五折全本《牡丹亭》的演出,以及該製作衍生出來的諸般風雨,而錢熠——劇中那為愛而死生的杜麗娘、戲外為演戲出走異鄉的青年旦角——為此一砲而紅,也從此步上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道路。九年走過,錢熠曾放棄從小沉浸的崑曲藝術,嘗試不同的演出,但歷練過後,卻更發現崑曲的無邊遼闊。十二月,她將與吳興國演出「新創崑曲歌劇」《夢蝶》,不離「崑」,卻擁抱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