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大選將至 劇場發聲談政治
五月的英國將舉行全國大選,向來熱中評論政治社會議題的英國劇場,也應景推出相關戲碼。如皇家宮廷劇院在去年底推出的《希望》,真實地傳達在財政緊縮政策下,地方政府所面臨的掙扎與困境;丹瑪倉庫劇院則將從四月下旬推出《投票》一劇,場景設定在大選投票日當天虛擬的一處倫敦投票所。劇場作為思想和溝通的管道,藉此也成為引發觀眾思索投票選擇的場域。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新一代導演湧現 年輕觀眾成劇場票房主力
法國近年來湧現一批三十世代的年輕導演,常自組劇團,喜好集體創作,偏愛有挑釁性質的形式或題材。他們執導的劇場作品數量還不多,但每一齣都吸引許多法國年輕觀眾。過去被視為中產階級藝術的法國劇場,因為他們的投入,選材與形式能與年輕人互通聲息,也就帶動養成了新一代的觀眾族群。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劇場也拼「翻桌率」 人民大舞台上演「午夜快樂匯」
繁華的上海,以「不夜城」為鮮明印記,但在表演舞台這一塊,卻少見延伸至午夜的發展。近期「人民大舞台」特地推出中國第一個午夜演出「午夜快樂匯」,由台灣知名主持人曹啟泰擔任藝術總監,匯集國內、港澳台與海外各大演出團體及個人,呈現輕鬆幽默的相聲、脫口秀、短劇小品、各類模仿、默劇、幽默小丑等語言類節目,讓上海的夜「笑」得更燦爛!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自傳劇場」走入街區 文化旅遊民間實踐
香港近十多年社區文化保育的活動在民間相當活躍,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留住歷史。如劇場工作者李俊亮的「文化旅遊自傳劇場」《一九八幾的一小時.生活圈》,透過走進社區說個人故事的方式,讓參與者更能體驗歷史記憶的真實感與珍貴。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悲劇經驗與跨文化融合的交會 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觀劇劄記
世界劇壇的盛會「戲劇奧林匹克」於去年底於北京舉行,大師雲集,更不約而同以多齣經典作品傳遞存在於不同文化、不同生活裡的悲劇觀念與悲劇經驗。而另一個關注課題,則是許多表、導演藝術家在將目光轉向戲劇的源頭與各民族戲劇遺存的同時,也不斷地探索跨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八○後」劇場新銳 挑戰莎翁長篇驚豔世人 湯瑪斯.裘利執導全本《亨利六世》
莎翁上中下三本、十五幕、一萬句詩行、一百五十個角色的長篇巨構《亨利六世》,在法國少見全本演出,但一九八二年出生的年輕導演湯瑪斯.裘利,則不畏艱辛,從重譯、整編劇本開始,從二○一二年開始,終於在二○一四年七月於亞維儂藝術節推出十八小時的全本演出,舞台視覺豐富,敘事流暢,角色刻畫立體,贏得媒體一片讚賞,裘利也因此成為法國劇評界最看好的年輕導演之一。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號
公園大道軍火庫 大咖藝術家紛來挑戰
前身是紐約民兵第七團操練場的「公園大道軍火庫」,在前任紐約市長彭博的空間活化政策下,以官民合作的方式轉化為表演場地,開闊的空間讓許多大咖藝術家樂於前來挑戰,在此揮灑無限的可能。不過每次展演都得從無到有,也使得製作成本高居不下,也導致票價逕走高貴路線,阻斷了紐約普羅大眾欣賞的機會。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遇上市場藝術不自由? 大都會歌劇院與迪士尼惹爭議
藝術創作自由遇上金主或市場,是不是就得妥協彎腰?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演出《克林霍夫之死》因猶太團體抗議,取消了給全球觀眾的電影院同步轉播,據說重點在安撫贊助金主,招致批評;而改編自知名音樂劇的迪士尼聖誕大片《魔法黑森林》,據原作曲家松罕透露可能因擔心不夠「老少咸宜」而會把其中某歌曲刪除,也讓人譁然。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柏林圍牆倒塌廿五年 樂音中見證歷史時刻
今年適逢柏林圍牆倒塌廿五周年,柏林市政府擴大慶祝,除了請藝術家包德兄弟設計大型戶外藝術裝置《光之界線》,也邀請音樂團體在歷史場景演奏古典音樂。十一月九日倒塌紀念日當天,更由知名指揮家巴倫波英率領柏林菩提樹下大道歌劇院的柏林邦立樂團演奏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磅礡樂音中,讓人再度見證歷史的時刻!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號
拉丁裸露版法式《胡桃鉗》 挑戰保守觀眾
《胡桃鉗》是聖誕時節最長演出的應景舞碼,但漢堡坎波納格劇場今年推出的版本特別不一樣:由法國編舞家大衛.凡帕赫編創的新版《卡帶—按胡桃鉗》,充滿拉丁性感風情,舞者皆穿著緊繃、裸露的舞衣,在充滿電子拉丁強烈節奏的音樂中起舞,身體充滿性的對峙與張力,演出當然不是老少咸宜,可能也嚇壞保守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