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PAR / 第280期 / 專題
在遊戲裡拍電影 讓魔獸演音樂劇 王希文、許孟霖與 AFK PL@YERS 的《艾澤拉斯之歌》
風行多年的經典遊戲「魔獸世界」就像一個真實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玩家不只扮演角色、交友聯誼,也可拍電影,還能製作音樂劇。以製作「魔獸世界」的機造影片為主的AFK PL@YERS導演徐漢強,與作曲家王希文、編劇許孟霖合作,讓魔獸演音樂劇,製作出五集《艾澤拉斯之歌》。玩電玩,也能汲取出無限創意。
PAR / 第280期 / 藝@展覽
萬迪.拉塔那 重構柬埔寨失落記憶
來自柬埔寨藝術家萬迪.拉塔那,原就讀法律科系,卻因「赤柬」過往的審判開展,人生轉了彎,展開以藝術追尋家國傷痛記憶的旅程。將在台北展出的個展「透工:萬迪.拉塔那與他所捨棄的影像」,展出其代表作《炸彈池塘》、未完成的影像作品《告訴我你的故事》、《獨白》等,讓觀者跟隨他穿越赤柬屠殺過往的心靈地景,探看一個失語群體如何為過往帶來修彌集體創傷的可能。
PAR / 第280期 / 藝@電影
圈圈的人生
你是男是女?你是做什麼的?你是哪裡人?人是被各種狀態標籤分類的,一項項標籤把人圈在圈圈裡,可能同一個圈或不同一個圈,可能圈圈綁住你或你打破圈圈,各種可能,在電影裡構成了故事情節與魅力,等你來思考圈圈人生的意義。
PAR / 第280期 / 藝@CD
期待一個美好的明天
廿世紀最知名的小提琴大師曼紐因,也是有名的音樂神童,早慧的他展露過人的音樂天賦,但人生的後半他卻致力於東西交流、音樂教育、跨界合作,在他晚年的音樂中,那種對未來的樂觀與生命的歌詠,讓人更加理解:如果我們有更多的對話、更深的理解、更小的本位與更少的偏見,一個更好的明天,真的是值得期待的。透過《曼紐因大全集》,足可讓我們懷想他那追求美好明日的心……
PAR / 第280期 / 藝@書
渴望被理解的村上春樹
在《身為職業小說家》書中,村上春樹整理了他個人的寫作方式,同時也清楚闡述了他透過作品所反覆傳達的命題——個人和體制之間的對抗關係。抱持如此的信念並不是想脫離社會。願意和體制對抗的個體,和自我放逐的個體是截然不同的:正因為想要和社會群體連結,也毫不妥協、誠實地正面面對了,衝撞才會發生。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清楚展示了村上渴望被理解的姿態。
PAR / 第279期 / 專欄 Viewfinder
探偵之心
《心之偵探》終極謎團因而就是,普通人與不是普通人的人,那一個才真的「孤獨」?是普通令人自覺存在感薄弱?是不普通令人自覺沒有歸屬?存在感薄弱和沒有歸屬那一個更虛無?尋找這個答案是不是就是「孤獨」之源?是消除「孤獨」所以殺了「幸福」,抑或是追求「幸福」的不可能成就了「孤獨」?它們為什麼不是一體兩面?
PAR / 第279期 / 專題
當經典已成傳奇
又一個流行巨星隕落,抬頭仰望天空, 星辰從沒少,大大小小、閃爍不止。 你聽著什麼樣的歌?那些歌詞如詩, 或如故事, 潛入心靈傷處, 或節奏奔放,教人血脈賁張, 或憂鬱頹喪,只想無病呻吟、跟著哼唱。 音樂有如血脈,代代相傳入耳, 就從這裡出發,聽聽創作心聲。 什麼樣的歌曲影響了他們? 啟迪了想法、鞏固了目標。 怎麼樣的精神在心底留存? 讓人按捺不住,起身效尤。 那是他們從音樂的洪流裡掘取的養分, 默默聆聽,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