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PAR / 第281期 / 專題
《新社員》演員 鮑奕安、高華麗 從戲裡到戲外的受寵若驚
PAR / 第281期 / 藝@展覽
微物顯現的藝術之光
由策展人簡子傑策劃的「日日湯馬森」展,援用日本前衛藝術家組成的「路上觀察學」所提出的「湯馬森」(指稱「城市建築遺留下來的各種無用之物」)概念,邀集八位藝術家參與,他們均從日常普通、廉價乃至於用剩的材料當中,找尋「失去功能的人工物件是如何透過觀點的置換,而重獲新生,成為藝術的可能」。
PAR / 第281期 / 藝@電影
鏗鏘的控訴 生命的蒼涼
邁入第十屆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將於五月六日登場,透過多部精采的華語紀錄片,我們可以看看兩岸不同的故事,帶出深刻的控訴,也看到台灣追求民主自由過程的艱辛與可貴。
PAR / 第281期 / 藝@CD
如水動漾的幻彩樂章
即將於五月上旬來台演出的法國鋼琴家海倫.葛莉茉,本來就特立獨行且有鮮明個人特質、自我主張,每每在演出上別有創意,這次來台演出的曲目即是她的新專輯《水漾音樂》內容,源自於一場結合空間、視覺、聽覺、戲劇來探討「水」主題的展演,她用最熟悉的音樂語言,彰顯「對待生態環境」的主張並具體化成一張唱片作品。
PAR / 第281期 / 藝@書
搭上佩蒂.史密斯的《時光列車》
《時光列車》幾幾乎乎是一本流水帳,可是由佩蒂寫來卻那麼迷人。這樣一個在人們眼裡已是一則傳奇的人,有時候我們很容易忘記此刻她正和我們呼吸著同一個時代的空氣。但讀這本書你根本不會意識到眼前這個人是什麼搖滾巨星,而只是一名在都市中低調獨居的灰髮女子……
PAR / 第280期 / 專欄 Viewfinder
情感的繼承者們
把「梁祝」搬上舞台於五十年後,不能說沒有唏噓,當年把錄音機帶進戲院偷偷把全片唱段錄在卡帶上的少年,終於了卻一樁心願,有了自己的傳唱版本——每次有人問我為何要把音樂劇的主題定案在這古老傳奇時,答案都是那個:「我也希望它能像原裝黃梅調電影打動我般,讓現世的年青觀眾被感動。」劇名的意涵亦因此呼之欲出,我是有心教梁山伯與祝英台的精神,借曲與詞的「膾炙人口」得以繼往開來。
PAR / 第280期 / 專題
瘋電玩 飆創意
打電動的孩子會怎樣? 沉迷線上遊戲又如何? 手遊廣告滿在眼前, 你又玩些什麼? 世上的電玩這樣多, 挑挑看、選選看, 喜歡就來玩幾晚。 戕害身心不是誰的錯, 只能說你品味還不夠。 他們打電動,於是拍出了電影, 或因玩遊戲,悟出敘事的道理。 在硬碟與伺服器組成的世界裡, 吸取線上精華、成了養分補給, 創意就是無限的虛寶,取之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