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PAR / 第282期 / 藝@電影
今村昌平 以情色書寫人性
今年是日本電影大師今村昌平的九十歲冥誕與逝世十周年,曾以《楢山節考》與《鰻魚》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他,擅長在電影中以大膽的情慾、強暴、亂倫等極端的手段,揭露人性的黑暗與赤裸。高雄市電影館的「激情日本——今村昌平の映畫浮生錄」專題影展,讓影迷重溫大師電影中異色卻深沉的世界……
PAR / 第282期 / 藝@CD
一隻手的鋼琴奇蹟
天生只有一隻左手,可以成為職業鋼琴家嗎?尼可拉斯.麥卡錫做到了。因為聽了同學彈奏貝多芬作品,他立志成為職業鋼琴家,雖然太多人不看好,但他也讓這些人跌破眼鏡,以堅毅不棄的奮戰精神,「彈」出一片天!在這張專輯《獨奏》中,他以多元的曲目來表現,而整張專輯聽下來,的確是一張讓人聽不出以一隻手彈奏,能夠全然放鬆陶醉音樂之中的職業鋼琴演奏專輯。
PAR / 第282期 / 藝@書
教你如何像孩子一樣思考、想像
這是八十歲的小野洋子致贈網路世代的箴言,輕薄且寓意深刻。一九九六年十一月至次年二月間,她花了百日,以一天一則的速度進行一個網路行為事件,分享她的觀察、思考,她提供一個情境,予人不只一個選項的選擇,要人打破慣習,重新審視生活中微小的物事,這不是一本教人如何「像藝術家一樣思考」的書,而是教人如何像孩子一樣思考、想像。
PAR / 第281期 / 專欄 Viewfinder
講台與對岸的距離
講座怎樣才能讓聽眾聽見自己,和戲劇怎樣才能讓觀眾看見自己,是不是如出一轍?原來兩者都要提供反射空間。弔詭的是,人在看和聽的當下,卻認為必須把自己完全交給講者,而不是讓靈魂出竅,與那不知在何時何處遺失了的自己不期而遇。是以,「主題」、「訊息」等可被掌握的東西常扮演著柺杖的角色,教人誤會倚賴便是投入。
PAR / 第281期 / 專題
Boy's Love腐學進修班 耽美的妄想小劇場~萌萌噠!
耽溺於想像的美, 重塑文本之謎…… 劇場裡的潛台詞、 不論多麼微小的設定、 故事中略過不提的暗場練習, 只要有萌萌的縫隙, 就能一頭鑽進。 腐女之力, 是拓展創作的面, 是熱情延展的線, 是在各種細節, 努力消費、盡情配對, 最後成為一本小小的冊子、 一張小小的卡片, 所有喜歡都要歡喜, 愛上了就好好去愛。
PAR / 第281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BL考據學:腐文化的前世今生
台灣的「腐」文化源頭,主要是來自日本,透過「少年愛」漫畫與同人誌的二次創作,打開了台灣腐女的視野;另一方面,歐美影視的女性粉絲們創作的「Slash」文本也加入交流,近年更有中國耽美小說及其衍生影劇,讓腐女的世界更加豐富,連台灣本土特產的霹靂布袋戲,也成為BL的標的……